活性生物骨立项14年走到上市关口 正海生物有望新增集采缓冲带?

发布时间:2022-06-21 23:57 已有: 人阅读

  CDE更新了正海生物“活性生物骨”的审评状态,药理毒理、临床、药学、统计4灯全灭意味着该药物审评流程已全部走完,审评意见即将出来。

  正海生物总经理沙树壮在公司年度总会上评论2022年各项工作时表示,要全力以赴保障活性生物骨的取证;3月10日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上,正海生物方面表示活性生物骨预期用于骨缺损、骨坏死、骨延迟愈合、骨不连等病症的治疗,存量和增量市场规模相当可观。

  公司共有5款高值耗材上市,除了外科用填塞海绵属于第二类医疗器械,口腔修复膜、可吸收硬脑膜补片、骨修复材料和皮肤修复膜均属于第三类无源植入性医疗器械。

  年报显示,口腔修复膜和可吸收硬脑膜补片2021年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92亿元和1.58亿元,构成正海生物2021年超八成的收入

  亮眼的业绩获益于疫情的减缓,但理想的集采竞标价格同样功不可没。

  2020年至今,江苏、山东、福建、河南、河北合计5个省份都针对可吸收硬脑膜补片开展了带量采购工作,正海生物的相关产品以中位线个省份成功中标,成为同类中唯一在所有省级带量采购项目均中标的产品,使公司没有在市场“洗牌”中失去占有率优势。

  不过,正海生物面对集采的态度仍较为谨慎,称“未对公司业绩增长带来明显压力,但不排除未来因为带量采购范围扩大而对公司业绩带来影响”,并指出“2022年,种植牙集采,很有可能会在更大范围内铺开”,而占正海生物总收入近半数的口腔修复膜,主要用于颌面外科和种植牙领域。

  信达证券认为,正海生物活性生物骨产品注册壁垒较高,在短期内难有竞品。集采与按病种收费等改革对原有的耗材经营模式提出了挑战,活性生物骨上市后作为临床意义显著专利产品,在价格端与学术推广端均有优势,因此预计产品在上市后迅速放量。

  换言之,如果活性生物骨能如期获批上市,就意味着正海生物在应对带量采购压力时增添了一条缓冲带。

  除了开拓新产品,正海生物也开始基于自身在口腔科的渠道优势和营销能力另谋收入。去年5月,正海生物与江苏创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签署了,成为后者种植体产品的全国民营渠道代理,截至2021年末,公司代理的种植体销售区域已覆盖全国22个省份,实现销售额约400万元。

  6月20日下午,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Clubhouse首席执行官表示该平台未遭到黑客入
  • 尽管全球半导体芯片短缺,但PC市场第一季度仍
  • 微信支付分怎么关闭 微信支付分关闭方法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