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23 17:46 已有: 人阅读
并且透露他自己已经带头多生多育了:除了一个夭折外,马斯克一共有7个子女。 把视线拉到更接地气的角度,从特斯拉的业务层面而言,马斯克认为依靠公司已有的技术积累,发展机器人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他表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特斯拉汽车其实已经是半个具有感知力的机器人了,而特斯拉之所以要举办AI日活动,也是为了向世界强调特斯拉远不止一家电动车和新能源公司,还是“现实世界中领先的AI公司”。 机器人视觉领域的权威专家、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Peter Corke对马斯克的这一思路表示赞同。“特斯拉在自动驾驶汽车、电池和电动驱动系统上的进展,是可以和人形机器人关联起来的。”Corke通过邮件对 “木头姐”凯西·伍德旗下ARK基金的分析师Frank Downing认为,Dojo系统可以被视为一个被超级算力驱动的、基于海量数据进行神经网络训练的“复合大脑”。这个大脑的首要用途当然是特斯拉的自动驾驶,不过既然已经掌握了“算力”,用在机器人上也是很符合逻辑的做法了。 按照马斯克4月的最新规划,今年推出原型后,明年擎天柱就可能开始有一些实际的应用,随后两年项目将进一步发展,到2025年,擎天柱的应用场景将快速增长。 这当然是很乐观的预测,但Rajkumar认为,外界对此应该谨慎,因为马斯克“画大饼”的事情已经是司空见惯。 “我们必须记住的是,尽管特斯拉从2015年就承诺自动驾驶,但现在也没有实现,皮卡CyberTruck、重卡Semi、价格下降到3.5万美元的Model 3、比普通沥青瓦还便宜的太阳能屋顶等等也都没有兑现。”Rajkumar对 Rajkumar对擎天柱的前景同样不乐观,主要是因为人形机器人的技术障碍很多,“靠两条腿走路、做事情是极其困难的……因此机器人控制就变得困难得多,随时都要担心机器人会不会跌倒。”此外,采取模仿人类身体的外形也会导致电池尺寸和感应设备的选择受到限制,影响性能。成本当然也是一个大问题。
Atlas的设计从某种程度上印证了Rajkumar的看法。虽然波士顿动力背靠麻省理工大学深厚的科研实力,在机器人领域已经深耕了超过三十年,但Atlas的实验机在测试中仍然频繁跌倒,浑身“伤痕累累”。Atlas的外形也更加蛮笨,布满了裸露的机械装置。擎天柱虽然设计纤细优美,届时是否能实现宣传中的功能目前尚不可知。 在Rajkumar看来,采取三个或以上轮子的机器人更为实际,因为行动和充电都要容易得多。亚马逊的家用监控机器人Astro就是三轮设置,电池尺寸大,配备伸缩镜头和显示屏,售价仅999美元。Rajkamur认为,擎天柱至少要先证明自己能做到Astro能做到的事情。 Corke对 国际专业组织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旗下杂志IEEE Spectrum的资深机器人 他以马斯克举的买菜为例,实际上从家到超市需要处理多种复杂的情况,比如阶梯、开门、穿越马路等,更别提熙熙攘攘的人群,远比在道路上行驶的自动驾驶汽车所需要处理的信息多。到了超市之后,从货架上识别并拿下物品、放入购物车中,再安全地推动购物车,这是工业机械臂都难以完成的操作。 总之,Ackerman认为,假如特斯拉投入足够多的资金,今年AI活动日上我们能看到和概念图差不多的擎天柱。它可以站立、走动,甚至承受几下推搡,完成一些基础的物体识别和抓取动作,但之后的进展将缓慢很多。 但天风证券机械团队的研究认为,波士顿动力的Atlas等机器人证明,人形机器人在工程落地上具备可行性,缺少的是对现实复杂场景的感知、判断和决策,这方面特斯拉在自动驾驶技术开发中已经积累了充分的应用。此外,特斯拉的工程化能力很强,开发擎天柱时可复用部分汽车供应链,所以价格会比较亲民,这有利于初代产品落地迭代。 据市场调查公司MarketsandMarkets于2022年4月发布的研究报告,人形机器人的市场总量在2022年为15亿美元,到2027年将增长到17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3.5%。需求主要将由教育行业、零售业和医疗业推动。 相比之下,特斯拉2021年的销售总额高达538.23亿美元。马斯克预测的机器人业务价值将超过电动车,显然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不过,电动车和民营航天当初也并不被多数人看好,但在马斯克20年的努力下,两个领域如今都炙手可热。也许,凭借强大的个人号召力,马斯克能给机器人行业带来一些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