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28 14:19 已有: 人阅读
海通国际外发的一份题为的报告引发业内热议。这份报告与众不同之处是,为了研究比亚迪“元”的零部件,团队成员真的去亲手拆了一辆比亚迪“元”。据了解,为了拆辆车,16名团队成员前后花了3个月的时间。另据了解,本周四海通证券相关团队还将针对这份研报举行电话会。 有业内人士认为,拆汽车和过去分析师拆苹果手机一样,都是为了研究供应链。不过由于拆汽车所要花费的成本明显要比拆手机更高,中小券商的研究所、分析师可能拆不起。也有观点认为,现在时值“派点季”,这份“硬核”报告的发布也比较应景,从一个侧面可反映当前卖方行业的竞争激烈度。对此,也有不同的声音,在中,某券商汽车行业首席对海通国际此次研究的目的和逻辑提出了疑问。 报告出炉 27日早间,海通国际对外发布了一份题为的报告。鉴于近阶段比亚迪股价的出色表现,相关专题研究报告不占少数。海通国际这份报告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为研究比亚迪“元”的零部件,海通国际金属+汽车团队成员真的拆了一辆比亚迪“元”。 这份报告长达87页,内容总体围绕着一辆比亚迪“元”EV360的拆解过程进行
其中最大的篇幅花在对电池系统的详细拆解上。从整体的开展情况来看,这辆“元”的大量零部件为比亚迪自制,比如电池系统、电驱总成核心部件、空调等。不过部分芯片来自外部采购。 在报告发布后,海通证券金属+汽车团队首席在朋友圈对团队成员的辛苦工作进行了致谢。据他介绍,这份报告由16名团队成员完成,拆车前后历经3个月。报告中的零部件照片全由团队成员实地拍摄,旨在希望用一手的数据展示汽车零部件的详细细节。据了解,这份拆车报告的主要方法论包括:1)整车零部件细化拆开。2)测量长、宽、高、重量:手动精准测量+磅秤度衡。3)查找零部件:贴标供应商。4)价格:逐一咨询经销商报价。另据了解,本周四早间,海通证券金属+汽车团队还将针对这份研报举行电话会,对此次拆解的每个零部件进行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