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20 19:01 已有: 人阅读
、平安、华为等一批大湾区的优秀企业或机构前瞻性布局了以区块链为代表的众多前沿科技,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可信底层基础设施建设、国产开源创新生态探索等一系列重大创新实践。 、壹账通智能科技、微众银行等企业占据区块链发明专利申请数量的头部。 截至2021年底,排名前20的企业中,总部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有9家,所申请的区块链发明专利数占比高达53%。 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指出,由于区块链具有私密性、真实信息互相信任、重复信息不用重复验证等特点,大大提升了交易效率。新的问题引发新的思考,也不断产生新的需求,只有持续加大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才能实现持续性高增长。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区块链应用成果已经十分丰富,区块链备案项目数量位于全国前列、一批区块链领先企业正在涌现,不仅能有效解决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内制度差异导致的人、货、资金流通不畅,更助力数据要素的跨境、跨域使用。”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唐杰认为区块链等新技术应在大湾区积极开拓应用场景,并提倡具有领先技术的企业开放开源,营造良好生态。 大湾区实现可信数据流动或利用 值得一提的是,粤港澳大湾区依托区块链等前沿科技,在复杂环境中依法合规安全地实现了可信数据流动或利用,提高了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效率和效益,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源泉。 报告显示,在数据跨境、跨境贸易、金融服务等方面,区块链都提供了强有力的底层支持。 以2016年8月推出的金融机构间链上对账平台为例,该平台通过将业务资金信息和交易信息等上链存储,与合作行建立公开透明的信任机制,优化了银行间的对账流程,降低了合作行的人力和时间成本,提升了对账的时效性与准确度。 据了解,金融业务合作需要频繁的数据交换、账单核对等繁杂工作,且对账目的时效性和准确度均有较高要求。传统的对账方式由于涉及大量手工流程,不仅导致用户端和金融机构后台业务端产生高昂费用,而且也影响了频发的小额支付业务开展。 金融机构间对账平台上线至今始终保持零故障运行。依托该平台,银行间交易数据实现了秒级同步,实现T+0日准实时对账,满足了银行业信息技术强监管与高安全度要求。迄今为止,平台交易记录笔数超2亿笔。 微众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马智涛在接受 对于使用跨境对账的原因,马智涛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