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21 21:20 已有: 人阅读
本轮融资由老股东Coatue Management、H Capital和高鹄资本联合投资,投后估值近40亿人民币,半年多涨近3倍。据悉,全球顶级对冲基金Coatue连续三次加码了溪木源。 新锐护肤品牌“UNISKIN优时颜”已完成规模为过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和玉资本、鼎珮集团跟投。 VC之所以热捧功能性护肤赛道,与多重因素有关。 近年来,“成分党”大行其道,战绩斐然。 根据算数电商研究院数据,2021年下半年与上半年相比,抖音上的美妆行业内容量环比增速135%,其中美妆成分内容的环比增速184%,超过行业大盘,说明有关“成分”的内容更加受到了用户的主动关注。 从美妆产品GMV与销量环比中也能看到同样趋势,2021年下半年美妆成分产品GMV环比增长366%,美妆成分产品销量环比增长367%,均大大超过美妆行业整体环比增长水平。
此外,功能性护肤品的市场越发广大。 据欧睿国际调研,2015-2020年,中国功能性护肤品市场的复合年均增长率达25.2%,高于同期美妆个护市场10.3%、护肤品市场10.9%的增长率。 天猫渠道2021年度的数据,在化妆品类中,抗衰市场零售额达到870亿元,同比增长11%,客单价为229元,客单价同比增长率为21%,其规模仅次于保湿,领先于修护、美白等市场。业内普遍的观点认为,中国的抗衰老化妆品消费整体超过千亿。 更不要说,功效性护肤品牌薇诺娜母公司贝泰妮上市以来市值一路高走,当前市值已将近900亿元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在“成分党”崛起的同时,化妆品相关政策也在频繁出台,监管逐渐加码。 民生证券的研报提及,2021年以来,国家在化妆品企业的原料注册、用料备案、生产管理、标签制定及功效宣称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明晰了企业自身、产业上下游、以及政府部门的相应职责,加强规范化妆品行业的发展。 据悉,新规对化妆品标签明确定义,化妆品注册备案更严格,并明确原料注册备案资料报送要求。化妆品功效宣称应当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宣称适用敏感肌肤、无泪配方应通过人体功效评价试验或消费者使用测试的方式进行功效宣称评价。 国货新品牌如何脱颖而出 事实上,虽说近年来VC热捧功能性护肤赛道,但国货品牌在此领域竞争性并不强。 新锐功效护肤品牌HBN创始人姚哲男曾公开表示:“抗老、功效赛道是一直国际大牌站得非常稳的主阵地,国货品牌大都在平价领域做基础护肤、保湿产品,稍微往上走就发现自己毫无竞争力。” 民生证券的研报提及,国内护肤品牌在过去几年高速发展,而相较国际品牌在规模上仍有较大差距。以欧莱雅为例,公司在2020年营收超过2000亿元,为上海家化的29倍,珀莱雅的54倍,贝泰妮及华熙生物的77倍。 如今,在种种内外部因素的叠加下,国货新品牌如何才能真正脱颖而出? 民生证券的研报认为,新规对配方的严格监管,将助推国产化妆品品牌加速聚焦研发端,并推动成分护肤向2.0时代加速进阶。 研发及创新成为新品牌能否脱颖而出的关键。以OGP为例,其在高端科技抗衰品牌的定位下,选择了专注深耕蓝铜胜肽这一成分。玻色因、视黄醇和多肽被称为是“抗衰成分三杰”,蓝铜胜肽是多肽中的一种。 据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化妆品系教授何聪芬介绍,蓝铜胜肽广泛应用在了医药以及护肤品中,能有效修复皮肤损伤,减少皱纹,增加皮肤弹性。与人体同源属性的蓝铜胜肽对皮肤也极其温和友好,但蓝铜胜肽易失活、不稳定,在化妆品应用中的配方难度较高,这一因素限制了该成分的流行。 据悉,在研发上,OGP投入较高。OGP母公司宜格集团首席科学家李慧良告诉 OGP母公司宜格集团首席科学家李慧良 目前来看,研发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货新品牌所注意。姚哲男认为,由科技创新不足而导致的产品同质化,是国货护肤界的一大问题。 不过,仅仅加码研发乃至推出有市场潜力的新成分还不够,国货新品牌需要秉持长期主义的精神。 “我们面临的确确实实是一条非常艰巨的道路。”李慧良对 OGP产品总监幽幽也向 营销专家潮成林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