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08 06:16 已有: 人阅读
眼下,走进位于经开区的中环领先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集成电路用大硅片扩能项目的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中。此前,因国际国内运输成本上涨,进口设备要占用大量资金,这让企业犯了难。“多亏有政府财税政策大力支持,今年上半年,我们已经申请了留抵退税1.86亿元,大大减轻了资金压力。”该公司财务部部长李燕琴说。截至5月底,该公司的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已增长了50%。 这是今年以来宜兴全面贯彻落实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和工业企业纾困解难系列政策文件精神,千方百计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的成果,也是宜兴全力推动工业经济稳步增长的生动缩影。 从减税降费到金融支持、从消除发展痛点到改善营商环境……今年以来,为进一步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市委市政府持续强化政策引领支撑,先后出台了“宜兴助企纾困50条”“补充政策10条”和“稳定经济增长6条”等一揽子纾困政策,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对企业的奖励和补助,保障企业的生产经营秩序。今年1至5月,宜兴市采用“免申即享”模式发放第一批返还资金3959.4万元,惠及企业1.18万家;为2.1万家企业减免失业保险费0.47亿元;“苏岗贷”融资业务已审批通过贷款31笔,总金额1.37亿元;下拨一次性纾困资金341.1万元,惠及32家民营养老机构。 让市场主体“渡难关、有奔头”除了出台针对性强的政策外,还离不开紧贴需求、主动靠前的政务服务。 “项目工期比较紧张,能否帮忙协调审图中心加快审图?”近日,奥朗博佳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相关项目负责人向宜兴市重点投资项目审批提速专班提出了诉求。专班服务人员接到诉求后,不仅立刻联系了审图中心,还将该项目列入了“拿地即开工”项目库,为项目建设提速。今年以来,市行政审批局专班各小组采取线上对接、现场、联席会商、云端纾困等方式,积极与各板块企业项目沟通联络,在服务专班的推动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提速近70%。今年1至5月,宜兴203个市重点投资项目已为144个项目核发了施工许可证。 此外,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还通过工业大数据平台,对宜兴市1400余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逐一建档分析,强化监测预警、科学研判、跟踪服务,全面提升企业满产率;市税务局主动摸排企业遇到的涉税堵点、难点问题和办税需求,“点对点”疏通,今年4至6月,宜兴市共有3158户市场主体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在“宜兴金融” “加大对企业支持力度,用真金白银为企业减负,才能实现‘放水养鱼’,推动‘水美鱼肥’。”市发改委主任钱西元表示,下阶段将全力抓好政策落实,积极推动各级各类惠企政策加快兑现、落地见效,并加快研究出台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政策”,进一步提高政策科学性、精准性、协同性和实效性。同时,牵头宜兴市促进消费升级工作,建立“大消费”工作机制,不断拓展消费外延、挖掘消费内涵,激发消费潜力;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持续完善以市场主体满意度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创新监测方式,更好发挥评价对优化营商环境的引领和督促作用;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信易贷”“信易+”等惠民便企服务能力。 与此同时,宜兴市各相关部门负责人纷纷表示,接下来还将根据自身职责,更加落细上级纾困惠企、本级扶持政策,帮助企业争取上级财税、金融等优惠政策,千方百计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全力以赴保持高质量发展良好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