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09 02:42 已有: 人阅读
一同释出的还有极智嘉最新业绩数字。 数据显示,极智嘉2021年销售订单额超20亿元,收入超10亿元。2022年,极智嘉迎来了新一轮业务增长,上半年,极智嘉订单额同比翻番,预计今年全年业绩较去年保持100%的年增速。 公开数据显示,交付量破万台的还有海康威视机器人与快仓,三家合计市场份额超过70%。 无论是资本动作还是实际业务层面,头部玩家都来到了规模性商业落地的初期大门。极智嘉创始人兼CEO郑勇表示:“经过过去几年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公司已经开始迈向盈利的商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阶段。” 据他总结,一方面得益于物流智能化市场的强劲爆发,另一方面则来自全球化业务战略的落地。郑勇此前在接受 就在7月底,极智嘉全新英国总部正式揭幕启用,深化全球布局意图明显。 事实上,国内物流移动机器人市场同质化竞争相对严重,“价格战”也时有发生,这就造成了相关产品和项目的毛利较低,盈利问题凸显。海外市场一直以来也为赛道内玩家所重视,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也是快仓、海柔创新等企业当前寻求业务增长和盈利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此外,海外巨大的市场增量也极具吸引力。全球市场研究机构Interact Analysis最新报告显示,全球用于物流仓储和制造业的物流机器人出货量已在2019年-2021年间翻了2.5倍,预计2020-2025年出货量的市场复合增长率达到78.7%。 海外市场必然成为国内仓储物流机器人企业竞争的焦点,率先拿下海外市场超前份额的公司也将成为下一阶段率先领跑的玩家。 资本加速向头部聚拢 物流科技规模、盈利拐点还要多久到来? 资本潮涨潮落,物流科技的投融资也经历了密集期、冷静期等阶段,逐渐回归理性,但从2021年开始,物流科技赛道迎来回暖,但更为重要的特征是,虽然总体规模和数量大不如前,行业内单笔投资额却大幅提升,斩获融资的企业也逐渐形成头部聚焦,随之而来的是更大规模的扩张。资本与规模迎来双向互动,在此背景下,物流科技行业或也有望突破拐点,迎来加速发展的新一轮周期。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兼物流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刘大成在接受 “包括数字化、AI、云计算等技术在物流科技层面的应用,此外还有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技术体系在物流领域的逐渐渗透,其都是在向上支撑。在整个过程中,从感知到传输到决策最后到执行,数字化技术的支撑与整个技术体系相互间的融合,贯穿始终,无处不在。”刘大成如此解释物流科技在应用层面的特性。 对于机器人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和向更专业领域进行垂直类机器人规模性探索的周期,在物流行业内,刘大成认为是十年。 “马斯克所确定的人形机器人、贝佐斯通过仓储机器人像家庭服务机器人靠拢,以及波士顿动力的相关产品研发的过程与最终落地的实际效果,都在向外界证明,机器人技术产品的成熟和规模应用,对人类的替代将会很快实现。”他补充道。 国内得天独厚的电商、物流、制造业成为物流科技新一轮加速跑的沃土,资本衔尾相随。这都是一个细分赛道规模与盈利拐点将至的基础条件和重要标志。 从国内机器人技术的成长历程或可判断,未来几年我国物流行业模式走向、资本流向将迎来重大转变,技术创新型产品将继续繁荣,机器人、自动化技术等成熟应用模式也将加速渗透。以此为契机,我国物流行业同时也有了新的发展演变的逻辑,同时重塑了新的价值体系:以物流科技为核心,数字化供应链能力的建设将成为中国物流企业赢得全球竞争的重要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