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12 13:34 已有: 人阅读
为落实中央加强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和中央审计委员会关于加强民生资金审计的有关要求,加大对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力度,根据省审计厅统一部署,近日,甘州区审计局抽调2名审计人员,以异地交叉审计的形式配合市审计局组成专项审计组,对XX县2020年、2021年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的分配管理使用情况及相关政策落实情况,医疗救助政策、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审计。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审计聚焦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临时救助对象、流浪乞讨人员、孤儿及事实上无人照料儿童等困难群众救助补助、医疗救助、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等相关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在全面摸清救助资金收支余的规模结构以及各项救助标准、救助人数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审计资金分配和拨付情况,集中供养和救助机构资金管理使用和救助职责履行情况,以及救助政策落实情况,重点揭示儿童福利机构、特困人员供养机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管理使用救助资金开展救助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关注容易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风险隐患。此次审计紧紧围绕“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应享尽享”的目标,在上级审计机关的统一部署和精心组织下,多措并举推进审计工作顺利开展。一、精心组织有力谋划。审计组进入审计现场后,迅速开展审计调查了解,掌握XX县审计年度救助资金的规模、救助相关政策的工作流程、政策法规的变动等基本情况,接收审计资料和电子数据,实行审计承诺,采集转换大数据审计资料,收集整理调查了解取得的资料,深入分析确定审计方向和审计目标,明确审计着力点和突破口,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扎实做好审前基础工作,全力提高政策学习能力、审计分析能力、问题判断能力和成果运用能力。二、认真学习悟透政策。审计组将搜集整理的各类政策文件进行汇编,通过研讨、提问等方式第一时间抓好学习领会,分析各政策对象认定条件、补助标准及各政策之间的叠加和互斥关系,理清审计思路,形成督促倒逼效应,努力弥补审计业务知识短板,克服“本领恐慌”,确保审计监督精准发力。三、深入沟通全面对接。审计组加强与民政、财政、残联、医保、卫健等部门的沟通交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并且紧跟资金使用主线,根据大数据审计结果开展现场审计核查,深入福利院、残疾人托养中心进行现场调查,入户困难户,了解各项救助政策享受情况,确保问题查实查准。四、抓住重点揭示问题。审计组聚焦审计重点,紧盯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的管理使用及医疗救助、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等相关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进一步做实做细做好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审计工作,深入核查和揭示重大问题线索,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通过审计的“体检”和“把脉”,督促发现的问题即知即改、立行立改,把接受审计监督的过程变成改进提高的过程,坚决做好审计的“后半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五、创新方式提升质效。审计组创新审计方式,针对本次审计面广、量大、专业性强等问题,统筹采用问卷调查、现场盘点、统计抽样和数据分析等审计方法。采集残联、民政、医保等部门相关数据,运用大数据审计加强关联比对分析,生成疑点线索,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将研究型审计贯穿审计全过程,将研究分析运用审计业务全链条、各环节,努力提升审计揭示问题的精准性,促进资金安全管理和提质增效,以高质量研究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通过对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的审计,揭示资金分配管理使用和政策执行中的突出问题,推动完善优化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紧盯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分配管理使用、医疗救助政策、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政策落实情况,促进将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到位,促进财政支出政策提质增效,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进一步强化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帮扶和对脱贫不稳定人口、突发严重困难户的监测帮扶,切实践行“为民审计”的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