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20 09:25 已有: 人阅读
上交所公布的披露,今年年初,大名城在发布2021年度业绩预告时,实际业绩与预告业绩相比发生盈亏方向变化,实际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与预告金额差异分别达到512.34%、522.48%,影响了投资者的合理预期,披露不准确。 大名城在收到上述警示文件的情况下,在上交所公布了2022年半年度业绩报告。 上海首批集中供地的第五天,大名城在与中建八局的竞争中,成功以8.88亿元的底价拿下青浦区重固镇毛家角路南侧38-01地块,成交楼面价为16000元/平方米,房地联动价为34800元/平方米。 大名城曾以总价13.5111亿元竞得青浦区重固镇的郏店路南侧44a-01地块,成交楼面价为16000元/平方米,房地联动价均为34800元/平方米。 截至今年6月末,大名城持有待开发土地的面积91.5万平方米,规划计容建筑面积122.77万平方米。其中在上海共有11个项目,包括正在开发的楼盘包括位于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映晖、映玥、映园、映园二期,位于青浦区的映湖,位于松江区的映云间以及位于奉贤区庄行的映雨江南等。 俞锦告诉 这样做的内在逻辑是,大名城业务布局在紧扣上海城市发展脉络。俞锦表示,在中,对嘉定、松江、青浦、奉贤、南汇等5个新城,要求建设成为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到2025年,常住人口总规模达到360万左右,新城所在区的GDP总量达到1.1万亿元。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大名城在华东土地市场频繁举牌,并没有在短期内获得较高的盈利回报。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在华东区域的毛利率仅为1.03%。“华东区域及东南区域毛利下降,主要系区域新结转项目2017年拿地成本楼板价较高。” 俞锦业绩说明会上也直言,疫情对公司生产经营带来重大负面影响,公司一方面积极配合疫情防控要求。另一方面,紧密跟踪房地产市场和政策,快速调整销售和投资策略,促回款,盘活资金,同时克服困难,在疫情解封后第一时间复工复产。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及交付 上半年,大名城共实现房地产结转收入金额19.74亿元,结转面积20.97万平方米,报告期末待结转面积16.55万平方米。实现结转的项目主要在兰州、福州和南昌等地,华东区域只有上海紫金九号一个项目实现结转,面积为118.61平方米。 对此,大名城董事会秘书张燕琦表示,公司在全国各区域的在建在售项目生产、销售正常,有序推进,按期交付。今年以来,公司项目重点区域上海遭受严重疫情,公司克服困难,在疫情解封后第一时间复工复产,保生产保建设,将疫情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控制到最低限度,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及交付。 张燕琦认为,2022年以来,房地产调控政策和信贷环境虽然有所优化,但受到房企债务危机和疫情风险相叠加的挑战,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持续,市场信心不足,企业销售表现低迷,市场整体的供求和成交均无明显转暖的迹象,仍处于深度调整阶段。 “展望下半年,在政策发力显著、疫情影响进一步减弱等利好因素带动下,购房者预期和置业信心将逐渐修复,整体供求仍有望稳步复苏,基本面较好的热点一二线城市市场有望率先复苏。”张燕琦表示。 郑国强也提到,上半年,国家虽然出台房地产融资政策利好,但政策传导需要时间,政策覆盖面有限,公司根据“房住不炒”的中长期调控政策以及竞品项目以价换量的市场策略,坚定确立了加快项目去化回笼资金的销售策略。报告期内,大名城继续通过优化债务结构、加速回款增加现金流等,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