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09 06:51 已有: 人阅读
全国政协委员、原证监会主席肖钢在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表示,注册制改革试点先后在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推出,取得了显著成效,各方面对此广泛认同,改革获得感较强,这为全面实施注册制积累了经验,创造了条件。 肖钢认为,实施全面注册制的重点和难点在于主板改革。沪深主板不同于科创板与创业板,涉及众多存量上市公司和投资者。这些上市公司的规模相对较大,业务经营处于相对成熟的阶段。从行业分布看,不少属于传统行业。 “在主板实施注册制,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既要体现注册制要求,又要符合主板特点。”肖钢说,同样是主板改革,上交所和深交所的相关制度也不尽相同,在制定改革方案时需进一步研究,确保改革平稳落地。此外,在全面推行注册制的过程中,要进一步优化机制,交易所重在强化审核职责,证监会重在统筹协调与监督管理,不断提升审核注册的质量和效率。 过去3年,注册制的试点为高科技企业发展提供了便捷的融资渠道。这一具体措施背后,是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在不断提升。 易会满日前撰文指出,注册制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牛鼻子”工程,是发展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的关键举措,也是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重大改革。 “牛鼻子”工程、关键举措、重大改革……这些措辞之下,可以看出注册制改革在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中的非凡意义。股票发行体制改革是资本市场改革的“牛鼻子”,而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则更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 换句话说,全面实施注册制不仅是资本市场的重大改革提升,还会对整个中国金融市场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进而迎来新的发展黄金期。 对于金融体制、资本市场发展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 在金融体制、资本市场发展中,金融监管的作用,在2022年也被反复强调。 2022年11月,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撰文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金融监管改革任务非常艰巨,必须不断提升金融监管的能力和水平。 郭树清表示,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坚决遏制脱实向虚。管好货币总闸门,防止宏观杠杆率持续快速攀升。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长期资金支持。 可以看到,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来,我国紧扣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坚持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来破解资本市场体制机制性障碍,坚定推进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推动资本市场发生深刻的结构性变化,服务经济发展实现量质双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