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建圈强链、产业攻坚,增强公园城市发展活

发布时间:2022-04-13 13:52 已有: 人阅读

  正式公布,明确支持成都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和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

  其中,提出要增强城市内生增长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建设,既要推动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又要发展彰显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更要推进活力迸发的创新创业,明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能级,显著提高绿色产业比重。

  建设序幕拉开,成都将如何推动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日前,采访了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解读成都将如何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提供强大动能。

  优化结构,推动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中提到,要“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优化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运输结构,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方式”。

  根据,需要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引导水电、氢能等非化石能源消费和以电代煤,推行合同能源管理。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碳排放的最主要根据,产业和运输方面,同样需要节能低碳转型,强化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和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公共交通工具和物流配送车辆电动化、新能源化、清洁化,布局建设公共充换电设施。

  上述负责人介绍,成都已经在拟定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的行动计划。基本思路是通过优化调整制造业产业结构、构建绿色低碳技术体系、广泛实施清洁生产、提升绿色市场主体竞争力、加快建设绿色低碳载体等,全面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构建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与制造业赋能绿色发展相互促进、深度融合的现代化产业格局。

  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拟定的目标是,到2024年,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0%以上,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较2020年下降10%以上,工业清洁能源消费在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80%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60%以上,钢铁、水泥、玻璃等重点工业产品单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让工业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工业能源结构更加绿色,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绿色生产方式在工业企业普遍推广——成都正在探索一条绿色产业加速发展的路径。

  建圈强链,发展彰显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发展彰显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是激发公园城市经济活力的应有之义。

  提到,要优化生产力布局,引导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在中心城区、郊区新城及卫星城合理分布,同时,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增强根植性、核心竞争力、区域带动力。

  “我们将坚定不移做强现代产业体系。”上述负责人表示,随着重大政策机遇加速释放,成都将继续高效推动实施产业建圈强链,切实将国家赋予的使命和机遇转化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势能。

  去年底以来,成都聚焦产业、载体、配套、运营、机制“五大要素联动”,以链长制为牵引,以20个重点产业链为主线,在链主企业引育、实施招商引智和项目攻坚、产业生态构建上持续发力,产业集聚势能持续增强、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承载空间有效拓展、产学研平台加快落地、发展质效稳步提升,产业建圈强链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在3月24日举行的产业建圈强链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成都明确表示,要持之以恒推动产业建圈强链,进一步增强产业生态集聚力、产业链建构力、高端要素运筹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提供强大动能。

  以医药健康和航空航天产业建圈强链为例,成都确定了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航空发动机、工业无人机4个重点产业链。目前,4个产业已确定12家既有链主企业、14家拟引育链主企业。成都希望,按照“一链一策”“一企一案”,推动链主企业和上下游企业构建协同创新联合体和稳定配套联合体,打造以链主企业为中心、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

  上述成都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推动建圈强链走深走实,下一步将落实好对“发展彰显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具体要求,进一步加强对产业技术动向、市场变化等前沿趋势、改革趋势、政策趋势的研判,及时分析新情况、新问题、新机遇,调适优化工作举措。

  比如在工业无人机产业方面,成都将抢抓四川省低空空域改革试点机遇,力争在成都及周边区域放开更多低空空域,增加可自主飞行的无人机通道,着力构建西部通航机场网络体系,并探索优化园区产业定位,统筹集中集约发展,加快形成工业无人机产业集群效应。

  创新策源,推进活力迸发的创新创业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创新链与产业链正加速融合。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成都离不开“创新”。

  不仅明确要“依托西部科学城攻关原创性引领性科技”,同时,还要“统筹布局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和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增强中试验证、成果转化、应用示范能力”——旨在从不同维度发力,共同推进创新创业。

  在成都市经信局负责人看来,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对成都来说至关重要,唯有坚持创新策源和高端引领,才能真正推动现代产业体系迈入全球价值链高端。为健全产业创新功能,成都将聚焦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谋划建设未来科技城,推进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园区建设,同时,以国家医学中心为核心加快建设未来医学城,打造未来医疗技术创新转化园区。

  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也成为成都提升创新策源能力的重要突破口。据悉,成都参与了国家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推动关键产品、关键装备、关键工艺的国产化替代,增强自主可控能力,同时还积极推动政企校共建新型研发机构,攻关国家“卡脖子”技术产品,力争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和解决方案,并在发展中培育城市比较优势。

  “我们将充分发挥在蓉高校和科研机构作用,加快产业与市场联动互通,发挥好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等平台作用,推动创新成果转化落地,提升产业能级和水平。”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成都还将依托智慧蓉城建设,引进先进技术、培育关联产业,为企业提供创新应用场景。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罗技(Logitech)停止生产Harmony遥控器
  • 据报道,小米正在使用Snapdragon 8xx SoC开发
  • 小米MIXFOLD液态镜头有什么用 小米MIXFOLD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