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20 22:47 已有: 人阅读
在济南举办的“共建·共享新型智慧城市”会议上,海信集团高级副总裁陈维强指出。 作为信息化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建设智慧城市将成为新一轮城市竞争的关键。陈维强的上述表态,则源于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已进入加速阶段。 来自海信的数据显示,智慧城市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0年的4108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8207亿美元,并将继续成长为万亿美元级别的大市场。中国应对城镇化发展的需求,也掀起了一股智慧城市建设热潮。 此外,IDC数据显示,中国智慧城市技术相关投资在2016~2021年间保持年复合增长率19.3%的稳定增长。其预计,2022年中国智慧城市投资为2000亿元人民币。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各级相关部门都高度重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不仅相继发布建设规划或行动计划,还持续加大对智慧城市的投资规模。 比如,2022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山东16个设区市全部建成并用好“城市大脑”,建设1200个智慧社区,打造2000个惠民应用场景。 这一背景下,如何建好、用好智慧城市,真正帮助城市实现高效治理,让市民享受数字红利,成为智慧城市落地使用过程中不可忽视的课题。与此同时,当前,在各地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之际,建设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陈维强在发言中表示,过去的智慧城市建设存在偏重基础设施建设、偏重为政府端提供服务及“只为城市智慧”等问题,往往对于人的体验关注不足。 智慧城市并非面向大众的消费品,最终要靠背后的技术、执行落地与交付效果说了算,正如陈维强所说,“智慧城市要让技术的价值看得见、摸得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