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05 17:30 已有: 人阅读
在沙龙上,阿里云能耗云总经理周文闻表示,在政府的主导下,可尝试探索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共建的环境治理体系,实现物理层面的环境治理,培养精神层面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周文闻称,去年12月阿里巴巴集团正式发布了,明确了自身的碳中和目标,不晚于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上下游价值链碳排放强度减半,率先实现云计算的碳中和等。对此,阿里巴巴开创性地提出了“范围3+”的概念,希望通过平台的力量,在未来15年间带动生态累计减碳15亿吨。能源转型、科技创新、参与者经济成为接下来努力的核心方向。 周文闻在沙龙中介绍,阿里云提供了可为政府服务的城市“双碳”操作系统,也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了节能降碳的SaaS平台“能耗宝”,到目前为止,该平台已经服务了将近2000家中小企业,通过光伏装机和算法优化全年节省4.3亿度煤电,估算减碳44万吨左右。 周文闻认为,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来判断,企业价值被赋予了新的内涵,ESG越来越成为度量公司发展健康度的通用标准之一。从经济学范畴看,投资者和消费者越来越将ESG纳入评价的依据;从社会学范畴看,社会公众一旦有了绿色低碳的意识,会更加严格地审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脉络。 企业只有主动地将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的利益紧密相连,未来才能获得更加深厚的发展根基。但周文闻也提及,短期来讲,践行ESG或会给企业带来额外的负担,可尝试按体量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的考量类别。一些体量较大的企业需要有战略定力,对ESG部分长期投入,而对于一些体量尚小的中小企业来说,则需要依靠上下游、依靠生态伙伴、依靠合作平台的力量做好起步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