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11 21:57 已有: 人阅读
财经中国企业年金指数是国内唯一按养老金资产配置要求构建的业绩基准指数。基于不同的收益与风险偏好,中国企业年金指数分为保守、防御、平衡、积极、激进和风险六个分指数。自2011年5月11日运行11周年来,年化收益介于5.19%~7.04%之间,可作为养老金投资的业绩基准。 成都加大支持养老金融力度 成都作为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城市,如何通过构建现代化养老金融体系,满足老年群体多层次需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品质新提升,成为了本次沙龙关注的焦点。 2021年9⽉,银保监会“四地四机构”正式启动养老理财产品试点,成都市被纳入首批试点区域。今年7月6月,成都市又正式被确定为四川省个人养老金先行城市,将适时启动实施个人养老金先行工作,推进该省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促进养老保险制度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提出,要探索特色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为养老、托育、家政行业发展提供银行保险服务,养老金融已成为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的重要发力点。”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程桦介绍,成都市高度重视养老事宜,面对激增的老年人金融服务需求,加大了对养老金融的支持力度,取得了积极成效。例如,中国银行联手中国联通、“锦欣康养”在成都落地了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智慧养老场景,成都农商银行营业部成为西南首家通过适老服务认证的银行网点,泰康保险、太平洋保险、中国人寿等一批头部险资也纷纷在成都打造养老社区。 “养老与金融的跨界融合势在必行,‘保险+健康+养老’模式已成为寿险公司第二增长曲线。”华贵人寿首席专家巢洋表示,我国养老服务大体可分为三层级体系,国内主要参与主体为险资、地产商、运营商。而险资布局养老产业的模式主要有CCRC养老社区、医疗机构、城心养老、旅居养老、普惠型养老等。 巢洋举例称,位于成都市温江区国色天香片区的国寿万科温江健康养老养生项目,就是提供涵盖居住、康养、专业照护等一站式多元化养老服务,计划于2022年营业,这也是四川省政府“险资入川”重点签约项目和成都市政府“重点建设工程”。 “我们包括成渝、上海等地已提出加快创新策源地建设,这在老龄化时代为养老金融及其产业的发展创造了非常好的地域性的、综合性的条件。”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国康康养产业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陈阳在分析养老金融产业新基础设施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时认为,只有持续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才能成为养老金融产业发展重要的基础,以及能够实现整个系统可持续运营。他表示,全球范围内的养老金融产业的良性循环,就是通过技术进步迭代,实现了公共利益、机构利益、个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的整体一致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