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12 18:04 已有: 人阅读
四川能投氢能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刚刚宣布投资30亿,在攀枝花西区建设“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氢能项目。按计划,综合能源站、光伏项目将于10月底开工,制氢基地项目年底开工,氢能公交示范运营也将力争年内开通。 攀枝花举行“项目攻坚突破年”重大项目签约仪式,收获协议投资总额633亿元,包括攀钢集团熔盐氯化法钛白、安宁铁钛能源级钛材料全产业链、东方电气氢能产业等36个项目,其中8个为“清洁能源”相关。 同一天,攀枝花推动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一号工程”——“水资源配置+抽水蓄能+新能源开发”三结合项目辅助工程开工。 这个总投资360亿元的大项目建成后,可新增300万千瓦抽水蓄能、300万千瓦风光新能源和71.8万亩灌溉面积,从根本上解决攀枝花南部季节性和工程性缺水难题。 据专业人士分析,攀枝花实施的“三结合”项目,通过地理地貌的改造开发,布局抽水蓄能电站,此举措可有效形成区域能源新供给,同时也可促进新能源产业的转型升级。 此外,“三结合”项目创新之处还在于打破原有工业城市必须依靠中心城市的集中能源供给来布置工业的固有路径,也为市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规划开辟了新路径。 其中,仁和抽水蓄能电站将以乌东德水电站水库作为下水库,拟新建上水库和输水系统,建成后就近接入四川电网,可改善川西南地区新能源并网条件,助力四川加快建成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 金沙江干热河谷攀枝花水资源配置工程供水区域分布 可以看到的是,抢占氢能新赛道,攀枝花“火力全开”——顶层设计、实施方案已出炉,招大引强马不停蹄,“再造一个清洁能源‘攀钢’”的决心和魄力十足。 根据,希望用十年时间,核心技术取得阶段性突破,氢能产业成为主要产业之一,产值突破300亿元,实现年度碳减排量超过100万吨,将攀枝花打造成“氢能产业示范城市”,成为全国氢能产业重要城市。 目前,围绕氢能产业发展的成本问题仍是一道“国际难题”,各地都在积极布局、探索攻关。无论四川还是攀枝花,“高调入局”实则是在表明,不想错过这一次发展机会。 攀枝花经信部门一位负责人谈到,如同早期的光伏,一旦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成本降下来,氢能将有广阔的应用场景,“这需要一个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在3个省域副中心都在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之时,以氢能为着力点的绿色低碳转型,正在为攀枝花的全面融入打开新空间。 攀枝花市发展改革委区域发展科科长曾坤表示,“我们虽然不在双城经济圈规划的范围里,但一定要主动融入,绿色低碳有很大的空间,清洁能源产业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 5月底,成都与攀枝花、阿坝、甘孜、凉山签署合作协议,依托各自优势,探索“研销在成都、共建产业链、绿电齐共享”的跨区域合作模式,协同推进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个进展是,攀枝花此前联合成渝,共同申报国家第三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目前已通过专家评审。“等批复下来之后,我们也就自然入群了。”攀枝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新能源与新兴产业科科长陈松如是说。 曾坤还提到,前不久去丽江、大理等几个“中圈”城市调研时,他收到了非常多希望与四川、双城经济圈“发生联系”的积极反馈。 在他看来,双城经济圈是“国家布的点”,实际上对整个西部都有辐射带动作用,其他城市想发展,自然要向成渝靠拢、想办法融入。 对攀枝花而言,更多的产业合作还需依靠企业来落地生根,而外部交通环境的改善,将带来更加高效的要素流动机会——今年底,成昆铁路复线将全线通车,攀枝花到成都的时间压缩至4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