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车成本逐步下探,商业化进程再提速,行业发展还需关注这两点

发布时间:2022-07-26 18:41 已有: 人阅读

  百度推出了可去掉方向盘的无人车Apollo RT6。据悉,Apollo RT6的成本价仅为25万元,相比前一代无人车成本降低了近50%。

  在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开放国内首个无人化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小马智行和百度主驾无人的自动驾驶车辆将获准在北京经开区核心区60平方公里内为公众提供商业化Robotaxi。

  在此之前,小马智行在广州市南沙区常态化运行3年多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PonyPilot+于6月30日正式开启收费运营,价格采用广州市出租车统一定价标准。据了解,截至7月中旬,小马智行PonyPilot+服务在全球范围内已完成90万次订单。

  而百度的萝卜快跑在今年一季度也提供了19.6万次乘车服务。截至6月初,文远知行已积累超过1100万公里的公开道路自动驾驶里程,以及超过280万公里的全无人驾驶里程。

  “未来几年,要实现大规模无人车商业化运营目标,必须要做到高安全、高质量、低成本。”尹颖说。

  法规政策与伦理准则将为无人驾驶把好最后一关

  自动驾驶的安全性要远高于人类驾驶已经是业内的普遍共识,但在政策法规的限制下,自动驾驶走向无人驾驶仍需逐步推进。

  霍静表示:“轻舟智航的全无人驾驶汽车在大理已经实现了Demo演示。目前,去掉方向盘的无人驾驶汽车上路有两个限制条件。第一个限制条件是在法律政策允许的情况之下,第二个是在规定的线路之内,不能在任意公开道路上随便乱跑。”

  从政策角度来看,自动驾驶初创公司加快技术研发的前提下,全球多国在大力推动相关法规落地,以促进自动驾驶行业发展。德国在自动驾驶相关政策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德国拥有着世界上第一部规制无人驾驶车辆的法律,也因此成为全球第一个允许完全无人的自动驾驶汽车上路行驶的国家,其法律与政策更注重于道德伦理层面。

  美国、日本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美国已颁布多项政策,尽管还没有正式通过联邦层面的自动驾驶上路管理法规,但已经形成草案,正在推动过程中。

  日本政府在积极布局自动驾驶汽车产业的同时,将其纳入国家发展顶层规划,并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文件,总体偏谨慎。

  我国关于自动驾驶的立法实践是,深圳率先对L3级以上自动驾驶进行立法,并将于8月1日起实施,开放了L3以上自动驾驶汽车准入和登记,这有望推动L3级智能网联汽车在深圳的量产落地,也为国内其他城市及国家级法规提供参考。

  对于自动驾驶的测试及立法,中、美、德等国均以属地管理的形式下放了相关权限。五矿证券的研报显示,全球共有8家公司获得了DMV的全无人自动驾驶测试牌照,包括谷歌兄弟公司Waymo、Nuro、通用Cruise、Zoox、AutoX、百度、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

  而我国对自动驾驶政策推进较为靠前的城市有北京、深圳、广州、武汉等,并且各个城市的主机厂、出行公司均与相关自动驾驶初创公司组成了“自动驾驶商业化铁三角”,用以推动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

  立法之外,最高阶的无人驾驶还将面临伦理准则的考验。有观点认为,如果有场景可以把安全、信任及伦理等等问题解决,或巧妙避免这些问题,其将有望成为助力现阶段自动驾驶破局的关键场景。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罗技(Logitech)停止生产Harmony遥控器
  • 据报道,小米正在使用Snapdragon 8xx SoC开发
  • 小米MIXFOLD液态镜头有什么用 小米MIXFOLD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