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1-20 10:11 已有: 人阅读
今日热门题材一览: 1、碳化硅未来3至5年或都呈供不应求态势 对于碳化硅的“火热”,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近期国内在碳化硅产业链上密集投资、全方位布局,但鉴于“有效产能”远低于宣布的产能,未来3至5年内各环节都呈供不应求态势。 根据Yole Development,SiC功率器件市场规模将从2019年的5.41亿美元增至2025年的25.62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30%。其中,新能源汽车市场预计从2019年的2.25亿美元上升到2025年的15.53亿美元,占比达 60%。光伏和储能位居第二,市场规模为3.14亿美元。充电基础设施将成为下游增长最快的应用,所用SiC功率器件规模也将从2019年的0.05亿美元大幅上涨至2025年的2.25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90%。 上市公司中,天岳先进(688234)自主研发出2-6英寸半绝缘型及导电型碳化硅衬底制备技术。三安光电(600703)子公司湖南三安电力电子碳化硅产能6000片/月、电力电子硅基氮化镓产能1000片/月。 2、数据中心提升能源效率成为必然要求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国家将制定出台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绿色低碳标准化指导意见,发挥各行业标准化技术组织作用,加快相关标准的制修订。 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力要素,已经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力和驱动力。从“双碳”环保角度看,数据中心能耗总量预计2025年达到3952亿kW·h,占全社会用电总量的4.05%,降低能耗并提升数据中心能源效率成为ICT必然要求。传统风冷无法满足高性价比、低PUE的需求,因此液冷技术成为主要路径,从能耗来看,液冷比风冷节约40%-60%。银河证券指出,双碳背景下绿色节能温控产业链成为新增量弹性更大,具备节能关键技术的公司集中度有望提升。 上市公司中,高澜股份(300499)控股子公司高澜创新科技聚焦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和信息与通信(ICT)热管理领域。锐捷网络(301165)率先布局最新的数据中心交换机硅光与液冷技术,在国内实现领先并跻身国际第一梯队。 3、数字经济又一重要发展方向,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超万亿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赵志国表示,下一步,将重点从三个方面发力,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发展,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释放产业升级动力,助力工业经济稳步回升。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我国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增加值规模未来将保持CAGR为20%的增速,且至2025年将达到16224亿元规模,产业规模巨大、增速较快。银河证券指出,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和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政策以及企业内需驱动下,工业互联网将迎来快速发展期,有望成为继东数西算后数字经济又一重要发展方向。 上市公司中,赛意信息(300687)是国内在工业互联网及智能制造、核心ERP及业务运营中台等领域顶尖的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东土科技(300353)Intewell工业实时操作系统项目获得“2022 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大赛”工业互联赛道二等奖。 4、成本下降装机预期提升,这类光伏产品询价热情大幅增加 兴业证券分析指出,较快的降价速度有助于缩短下游装机需求对组件价格的观望期,加速下游装机需求释放;继续坚定看好光伏行业需求向好的成长逻辑,参考2021年产业链博弈情况,尽管在发展过程也出现了短期波动,最终装机需求仍然达到175GW,在此背景下,看好2023年行业装机需求放量。在上游跌价幅度高于组件背景下,组件环节盈利向上修复,组件厂商或将受益。 上市公司中,东方日升(300118)截止2022年年中,公司有15GW的电池产能和22.1GW的组件产能。晶澳科技(002459)预计到2023年底组件产能将超过75GW,其中N型电池产能将达到约27GW。
宏观新闻: 1、工信部等十七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聚焦10大应用重点领域,突破100种以上机器人创新应用技术及解决方案,推广200个以上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创新应用模式和显著应用成效的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打造一批“机器人+”应用标杆企业,建设一批应用体验中心和试验验证中心。推动各行业、各地方结合行业发展阶段和区域发展特色,开展“机器人+”应用创新实践。搭建国际国内交流,形成全面推进机器人应用的浓厚氛围。 2、证监会核准设立渣打证券(中国)有限公司,渣打证券注册地为北京市,注册资本10.5亿元,业务范围为证券经纪、证券自营、证券承销、证券资产管理(限于从事资产证券化业务)。渣打证券属于首家新设的外商独资证券公司,百分百由渣打银行控股。 3、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徐兴锋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后续,商务部还将组织开展绿色消费季、国际消费季、全国消费促进月等系列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创新消费场景,改善消费条件,优化消费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4、国新办就保障春节市场供应、促进节日消费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将着力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扩大二手车流通。还将打通二手车信息,推广上海的汽车全生命周期信息和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关经验做法,建设全国性的二手车信息共享,使群众敢于买二手车,促进汽车的梯度消费,活跃汽车的流通市场。
行业新闻: 1、19日,农业农村部组织召开促进大豆产销衔接企业座谈会。据介绍,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大豆生产、收储、加工转化等环节扶持政策,促进大豆市场运行在合理区间,千方百计保障种豆农民的合理收益,稳步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 2、1月19日,据报道,苹果一家供应商称,最早在下个月开始出货用于苹果即将推出的AR/VR头显的镜头。据悉这款头戴设备名为“Reality Pro”。供应链制造商称,该供应商将为苹果公司于2023年推出的VR头戴式设备提供镜头模块,并将于2023年2月至3月开始发货。当前AR/VR行业仍处在硬件决定内容的阶段,消费级市场出货量正跨越千万级拐点,未来五年有望迎来更大规模增长。 3、多部门正酝酿多项新举措,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培育壮大绿色发展新动能。1月19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 4、1月19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下称“中电联”)发布《2023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称,2023年电力消费有望增长6%,电力供需总体紧平衡,部分区域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偏紧。这意味着相关环节的能源保供任务依然艰巨,须进一步优化。
公司新闻 : 1、光伏茅”隆基绿能宣布扩产后仅隔一天,光伏行业又现大手笔。作为光伏组件垂直一体化龙头,晶澳科技2022年以来已多次推出扩产计划,先后在石家庄、宁晋、扬州、曲靖、合肥、义乌以及海外兴建硅片、电池片、组件业务,其中不乏数百亿级规模投资。但是,业内对光伏行业“内卷”导致产能过剩的担忧也在日益加剧。晶澳科技1月15日发布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8亿-56亿元,同比增长135.45%-174.69%。晶澳科技最新报65.59元/股,市值1545亿元。 2、融捷股份1月19日晚间披露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净利润22亿元-26亿元,同比增长3121.58%-3707.33%。新能源行业景气度持续提高,锂电池行业上游材料产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锂电材料和锂电设备的需求持续增加,公司锂精矿、锂盐、锂电设备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均大幅增加;经营锂盐业务的联营企业大幅盈利,公司确认的投资收益大幅增加。 3、TCL中环(002129):控股子公司拟以增资扩股方式收购鑫芯半导体;预计2022年净利同比增长63.79%-76.2%。 4、融捷股份1月19日晚间披露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净利润22亿元-26亿元,同比增长3121.58%-3707.33%。新能源行业景气度持续提高,锂电池行业上游材料产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锂电材料和锂电设备的需求持续增加,公司锂精矿、锂盐、锂电设备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均大幅增加;经营锂盐业务的联营企业大幅盈利,公司确认的投资收益大幅增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