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25 06:04 已有: 人阅读
本周A股走势分析
今日A股主要指数午后震荡下行,三大指数悉数转跌,截至收盘,沪指跌0.13%报2914点,深证成指跌0.39%,创业板指跌0.37%。两市超4000股下跌,全天成交7794亿元,北上资金净卖出25.11亿元。
盘面上,PEEK材料板块持续走高,华密新材大涨近25%;航天航空板块走强,新兴装备领涨;光伏设备走高,清源科技涨停;电池、航母概念及航运港口等板块涨幅居前。
另外,**管理新规征求意见,游戏、短剧互动等板块大跌,游族网络、吉比特及凯撒文化等多股跌停;文化传媒板块普跌,紫天科技跌近18%;多模态AI板块下挫,昆仑万维跌超12%;教育板块走低,荣信文化跌超11%;在线旅游板块震荡下行,华策影视跌超10%;数字水印、远程办公及增强现实等板块跌幅居前。
今日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25.11亿元,其中沪股通净卖出4.29亿元,深股通净卖出20.82亿元。
展望来看,渤海证券认为,在基本面预期相对稳定的环境下,短期市场方向的变化,主要受流动性的影响,未来一周如果资金端压力逐渐缓解,且北上资金流出步伐进一步减缓,则市场将呈现反弹。如果年末流动性延续紧张态势,则行情将以底部震荡为主。
行业配置方面,可站在中长期视角,沿着以下两条主线进行关注,一是产业趋势催化下的主题性博弈机会,可关注:(1)AI模型由云向端,供给创新开启需求新周期下,以电子行业为核心的TMT板块;(2)汽车行业变革下半场——智能化驱动下的汽车行业。二是监管定调下的政策博弈机会,可关注:(1)活跃资本市场及打造一流投行逐步推进下的券商行业;(2)“三大工程”逐步推进下的“地产链”。此外,还可关注具备底部反转条件,静待催化下的医药行业。
六大机构下周策略
中信证券:出清接近尾声 拐点正在临近
圣诞节前外资的流出已告一段落,本周调研样本的公募基金净赎回率出现明显大幅下降,统计显示,近4年每年最后5个交易日公募重仓股平均收益皆为正;地产政策正处观察期,预计后续还会持续加码,市场对经济的预期相比政策目标存在较大上修空间,市场和信心的拐点正在临近,明年1月中旬是关键的时点。一方面,今年8月以来的北向资金流出在圣诞节前已告一段落,本周以来,根据中信证券渠道调研数据,样本公募基金产品的净赎回率明显大幅下降,统计数据显示,公募基金前100大重仓股过去在4年中每年的最后5个交易日平均收益皆为正,市场出清已接近尾声。另一方面,地产政策落地后处于观察期,预计后续政策会继续加码,明年1月LPR下调概率较高,市场对经济增长的预期相对政策目标仍存在较大上修空间,超预期的游戏产业政策有助于缓和近期纯粹“炒小”的投机氛围,强化市场对硬科技等政策确定性强的成长板块的信心,市场和信心的拐点正在临近,明年1月中旬是关键的时点。
中金策略:A股现极端估值 反弹或随时而至
A股当前估值水平、成交、上市公司行为等一系列指标显示资产价格可能已经隐含过于悲观预期,而与此对应的,内外部环境正在显现积极变化:一、国内近期多家银行宣布下调存款挂牌利率,政策宽松助力稳增长;国家新闻出版署周末时间就周五引发市场关注的《网络游戏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做快速回应,有助于维稳预期。当前环境“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有所增强,有利于“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二、海外方面,美国通胀数据持续走低背景下长端美债利率由高点5%快速回落至3.9%附近,美元指数走弱,人民币汇率走强,而中国权益类资产对此暂时反应不足。后市来看,极端估值叠加积极因素累积应对资金面负反馈,A股反弹或随时而至,市场中期机会大于风险,继续关注内外部环境的边际变化。
海通策略:明年指数振幅有望放大 金融类权重板块或向上突破
回顾过去一年,市场在经历了2022年的偏弱行情后于23年再次走弱,与开年普遍的乐观预期形成了较明显的落差。事实上,本轮市场底部的形成过程确实较复杂。参考历史经验,A股市场在调整末期时一般政策底首先出现,此后随着积极政策推动经济和股市基本面企稳回升,标志着业绩底到来,在这个过程中有政策利好与基本面下行两股力量角力,因此政策底与业绩底之间存在市场底。展望2024年,部分投资者认为在政策未明显加码背景下基本面仍难以实现快速复苏,则对应市场可能仍是偏弱震荡行情,类似2012年上半年政策底出现后基本面未出现迅速反转,此后宽基指数点位在2012年末再创新低。根据当前的Wind一致预期,市场预计24年国内实际GDP同比增速为5.0%;微观盈利层面,根据通联一致预期,市场预期24年全A归母净利同比增速为7.3%,即市场对明年的业绩修复预期较为温和,因此对24年行情预期偏谨慎。
国君策略:超跌反弹行情有望出现
市场深度调整与超卖,短期指数有望从杀跌进震荡。12月以来A股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稳定风格跑赢,与我们“方向在低风险特征的股票”的观点相匹配。往后看我们认为:1)指数深度调整,表明投资者已重新校准了重要会议后的政策预期,后续经济数据的走向与政策的互动对市场而言极为重要。2)年内第三轮存款降息落地后,市场对降息的预期重新打开,叠加岁末年初部分机构的配置需求,但相对而言小步长宽松更有利于类债资产和长久期资产,非经济相关资产。3)短期指数估值、两市成交额已经降至历史低位,考虑到前期市场深度调整,短期指数延续杀跌的可能性不高,在一个短时间窗口内有望进入低位震荡和技术性反弹。但预期上修仍需要新边际,指数高度不高。从更远维度看,企业盈利预期与市场风险偏好的改善仍需要政策进一步发力以及新发展模式的明晰。因此,中期的应对仍需要“稳字当头”。
申万宏源策略:设定A股再有机会的条件 做好应对变化的准备
困局之中,需要思考设定后续再有机会的条件,做好应对市场变化的准备。我们认为,24Q1有效反弹可能的条件包括:1.“把非经济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需要落到实处。影响市场化发展的预期、资本活跃度,存在通缩倾向的政策应及时纠偏。2. 国内稳增长加码落地实施是24Q1预期修复的重要潜在动力,具体体现为财政发力辅助宽信用,社融信贷高增。3. 改革布局逐步展开,特别关注金融改革,以及改革开放、市场化导向的强调。结构继续围绕着再有机会的契机布局。24Q1政策执行效果验证,看好顺周期+核心资产反弹。24全年继续推荐新趋势方向:1.新产业趋势不断出现是必然趋势(24年华为链创新还有很多看点);2. 从中国经济新范式思考景气方向(出口链和新跨国公司、新消费);3. 强调公司治理、股东回报正在成为一种思潮,广义中特估提估值可期。
广发策略:市场调整后 如何底部布局?
当前市场赔率已比较合意,在这个位置上“底部找机会”更重要。借鉴历史四轮市场底的经验寻找进攻方向。08/12/18/22年市场触底后的占优品种:(1)行业风格来看:如果是强政策刺激的底部(08年/22年),价值股持续占优;如果是政策力度审慎、政策对市场没有显著的定价权的底部(12/18年),行情演绎分作三阶段:价值股短期占优、但行情仅在月度级别,此后便会切向成长,再往后取决于产业趋势和增量资金环境。本轮来看,强政策刺激的概率偏低,市场演绎更可能落在12/18年的情境下。在这种情况下,成长股的战略配置价值更高,其也是24年产业趋势的重要方向(智能化/出海)。继续看好成长复苏类资产:消费电子链、创新药、机器人、汽车零部件等。(2)因子来看:市场底后的占优因子为“小盘”、“低估值”和“反转”,即小市值、低PB分位数、前期跌幅较大的公司。
(:雅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