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19 23:51 已有: 人阅读
揭示了私募基金“壳资源”买卖的冰山一角。 当时 通过调查后, 从今日深圳证监局发布的来看,买“壳”、卖“壳”不但违规,还存在极大风险。壳私募还可能从事场外配资、非法集资等违法行为,为市场带来风险,为投资者带来潜在损失。 深圳证监局在监管要求中特别提出,要及时清理“空壳”企业:“根据,私募基金管理人不得直接或者间接从事任何与私募基金管理无关的业务。各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详细梳理已设立的有限合伙企业情况,对于无实质经营活动的有限合伙企业及时予以清理”。 投资者应自觉抵制“保本保收益”等噱头 此外,深圳证监局还郑重提醒广大投资者,做到三点,保护好钱袋子: 一要树立合规意识,在购买私募基金前谨慎核实私募基金管理人注册登记信息、合规诚信信息;投资款划转时,认真核对对手方银行账户;完成资金款项汇入后及时了解所申购私募基金的备案信息,督促私募基金管理人及时办理私募基金备案手续。 二要坚持理性投资,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私募基金。 三要提高风险意识,自觉抵制“保本保收益”“高收益无风险”“快速致富”等噱头诱惑。投资者如遇诈骗或发现涉嫌诈骗、非法集资等犯罪线索的,应注意收集保存证据,并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