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18 17:29 已有: 人阅读
岷阳镇地处城区,有着独特的“三山夹两河”的地理区位优势,昔日为“东连秦陇,南通巴蜀”陇上战略要地,著名的二郎山战斗遗址位于辖区中心,二郎山英雄纪念碑、开颜阁等场所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追忆革命先烈,学习长征精神,重温红色记忆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如今国道212线、渭武高速线、兰渝铁路线“三线发力”交叉穿境而过,为加快发展以县城为中心的中部创新发展核心区,推动现代服务业、商贸物流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提供了强有力的条件。近年来,岷阳镇按照省市县党代会提出的“城市党建抓服务”的工作思路,聚焦“红色领航、网格强基、全域提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程,探索“一格多员”打造服务群众“红管家”,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 一、坚持党建引领,擦亮“红”的底色,建强“红管家”队伍。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搭建网格“红色骨架”。围绕做优城市经济,提升党建引领效能,精准对接城镇居民多元化服务需求。坚持全域理念、系统思维,以“网格是服务群众的最前线”的高度认识,按照“边界清晰、不留空白”的原则优化网格设置,将全镇12个社区划分成56个网格,建立乡镇、社区、网格三级服务联动机制,构建“社区党总支部-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网格员-党员楼栋长”五级网格服务体系,组建形成“网格长+网格员+志愿者+在职党员+业委会+共建单位”的“一格多员”服务力量,采取“线上+线下”的服务模式,将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延伸到网格中,把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激活网格“红色细胞”。结合社区、小区实际,统筹网格内各方力量的“一核多元”组织体系,组建以理论政策宣传、党史知识传送、信息咨询服务、环境卫生保护、社情民意调查、民事纠纷调解、文明新风倡导、文艺慰问演出、党员先锋带头、青春向党、巾帼绽芳华等十一支志愿者服务队,组建起城市社区全覆盖的“红管家”队伍。打造以网格党支部为核心、把支部建在网格上、职能沉到网格中、服务送到家门口,激活“网格”这一“红色细胞”,引领城市社区治理良性循环。三是加强管理教育,疏通网格“红色血脉”。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健全“红管家”教育管理服务的长效机制,充分利用乡镇、社区、辖区单位党组织活动场所等培训资源,依托“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甘肃党建”信息化平台、美丽岷阳 二、聚焦基层治理,健全“管”的机制,突显“红管家”作用。一是建立规章制度,明确网格“管理职责”。按照中共岷县县委组织部《关于实施“红色领航、网格强基、全域提质”工程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意见》文件精神,优化治理资源、阵地资源和系统资源,建章立制、畅通渠道。明确网格职责,整合各类资源下沉到网格,确保每个网格都能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社区党组织书记兼任社区网格负责人,通过“书记抓、抓书记”,将“最后一公里”在社区贯穿始终、落到实处。完善“一网格一党小组”,按照党员居住和生活情况,划党小组、定中心户、理规章制度、明工作职责,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精神传达到位,让居民在网格内“找得到党组织、看得到党旗、听得到党的声音”。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提升网格“管理质量”。镇党委书记为辖区网格的牵头人,负责召集12个社区联席议事,为建设职业化、专业化网格员队伍,岷阳镇紧盯网格员队伍素质提升培训,制定培训计划,依托社区管理工作网格,拆分志愿者培训单元,对社区工作人员、网格长、社区志愿者结合岗位服务实际,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示范指导和实践培训,有效增强了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同时,对已建成的24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结合志愿服务项目,有针对性地组织志愿者开展岗前和岗位培训,邀请县委宣传部同志对所招募的志愿者集中开展社区服务工作流程、工作规范、志愿服务礼仪、沟通技巧和志愿者团队管理等方面开展培训。三是汇聚社会力量,消除网格“管理盲区”。为全面提升基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现代化管理水平,岷阳镇积极推行治理积分制管理,通过建立社区“道德银行”积分制,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激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在今年社区的疫情防控、反诈宣传、环境治理、整治“一难两乱”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社区通过甘肃新时代文明实践APP对参与次数进行记录、储存,根据一定标准将服务次数换算成相应积分,并定期通过物资兑换、精神奖励、兑换活动等形式进行积分兑换,进一步调动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三、创新工作模式,丰富“家”的内涵,激发“红管家”活力。一是加强阵地建设,守护网格“家的幸福”。聚力和谐共建,打造安居乐民“幸福网格”。多方筹措资金,由镇党委牵头,成立社区阵地建设工作专班,反复深入调查研究、实地详细询问、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想方设法、精心选址、科学设计,并把阵地建设内容列入“书记党建项目”,采取新建+扩建、修缮+改建、规范+提升等方式,着力打造出和平社区、青年社区等有特色、有成效、可借鉴的“红管家”阵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居民文明公约、孝德文化、移风易俗等内容植入街巷、广场、小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长廊,利用户外电子屏、在居民集中活动时段播放党的政策、时政新闻、典型事迹。二是丰富活动形式,激发网格“家的活力”。全面掌握民情民意和重点人员思想动态,做精做细网格化管理。组织各社区深入开展以“三活、四清”为主要内容的大活动,让网格管理员做到网格内“家庭情况清、人员类别清、区域设施清、隐患矛盾清”,成为本网格的“活户籍、活档案、活地图”。常态化组织开展网格员业务技能竞赛和实战大比武,不断提升网格员“三提三知”的综合业务能力,即:“提户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通过群众点单、社区派单、服务接单、联席会评单的“四单管理”模式,举办健康讲座等志愿服务50余次,营造“身在社区、心系社区、奉献社区”的浓厚氛围。三是畅通诉求渠道,感受网格“家的温暖”。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网格为链接,探索形成“矛盾纠纷联合调处、社会治安联合防控、重大活动联勤联动、突出问题联合整治、重点人员联合管控、基层治理联合创建“六联管控”工作联动机制,先后协调解决辖区治理难题38件,处置涉稳隐患26件。全覆盖建立小区楼栋“微生活”,对接健康新甘肃、生活缴费、医疗保险、政务服务等多个信息化平台,实现便民事项查询、生活自助缴费等服务事项网上办理。通过“智慧岷县”、“美丽岷阳”、甘肃省政务服务等平台,畅通民意诉求表达渠道,与群众实现网上有效互动,实现“信息多跑路、居民少跑腿”。同时,在每年春节、端午、重阳、中秋等传统节日开展生活困难家庭慰问,送去组织关怀、感受家的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