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23 23:36 已有: 人阅读
开立医疗就曾发布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62.38%~106.26%。这份业绩预告让不少投资者眼前一亮,半个月内公司获上百家机构调研。从收入占比来看,彩超仍是开立医疗现有第一大业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43亿元,同比增长25.59%,毛利率为63.52%。
陈志强告诉 陈志强举例称,国产超声的优势不再只有性价比,还在售后服务、智能化上有优势。公司对AI研发投入非常大,目前已经应用的智能测量AI系统能够帮助医生在五、六分钟内完成扫查,而在往常,这一过程需要半个小时,“我们这个AI系统就是为了解决临床痛点。” 此前,有大型三甲医院妇产科超声主任对 陈志强也提到,这几年国产超声的占有率一直在增长,除了心脏超声,其他科室国产设备是能够满足的。高端化方面,开立医疗把胎心成像和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作为主要研发方向。 内镜产品要尽快加大研发,补齐短缺镜种 内窥镜及镜下治疗器具是开立医疗的第二大业务,上半年实现收入2.72亿元,同比增长51.47%,毛利率69.76%,毛利率相比上年同期增长4.53%。 陈志强提到,目前国产内镜产品的优势主要包括性价比和售后服务等,但与进口品牌相比,某些复杂手术镜种还是有欠缺。他进一步提到,公司推出的HD-550系列内镜,产品技术水平已经媲美部分进口产品,满足三级医院开展复杂手术的要求。现在镜体成像上的差距已经很小了,但在镜种多样性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近两年,开立医疗在内镜领域内的研发,主要是丰富镜体种类及其高端功能,部分终端医疗机构在采购招标时,对内镜厂家的产品种类有明确要求,公司在内镜产品种类补齐后,将对内镜的销售产生较大助力。 开立医疗是国内唯一推出超声内镜和光学放大内镜的内镜企业,在内镜高端功能上已逐渐跟上进口品牌的步伐。但开立医疗放大内镜目前放大倍数是85倍,进口产品放大倍数是135倍,公司产品与进口产品在技术上尚存在一些差距。除此之外,包括可变硬度镜体、十二指肠镜,开立医疗也处于注册过程中,需要两年左右才能补齐这些短板。
根据开立医疗披露,从临床反馈上看,公司超声内镜和光学放大内镜临床表现较好,预期可以较快上市,但这种高端镜种实现量产需要时间,可能今年对公司的收入贡献仍较小。随着公司内镜产品在镜体种类上的短板补齐,公司内镜产品的竞争力将明显增强,进一步缩小与进口品牌的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