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气象台已连续发布30多期高温预警 中国气象局回应未来几天四

发布时间:2022-08-24 04:02 已有: 人阅读

  重庆天气气候呈现三个显著的特征,一是平均气温显著偏高,全市平均气温为31℃,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二是降水显著偏少,全市平均降水量为102.2毫米,长江上游流域平均降水量为158.2毫米,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三是高温干旱强度显著偏强,16个区县最高气温创下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极值。其中,北碚8月18日、19日连续两天出现45℃高温,打破全市极端高温纪录。

  南方大部光伏发电理论小时数可达五小时以上,有利于新能源发电对电力负荷的调度补充。但由于长江全流域缺水,水电日发量大幅下降,供电支撑能力大幅下跌,所以各省份缺电问题依然严峻,仍需做好电力调度供电应急准备工作。

  未来几天高温中暑范围不断缩减、强度减弱

  陈涛介绍,未来三四天造成高温的主要天气系统——副热带高压虽然范围缩小、强度减弱,但仍然控制着四川盆地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冷空气以及北上台风影响下,天气形势变化仍然比较复杂。

  “南方地区高温天气虽然整体上呈现缓和趋势,但是并不会马上结束或者转为凉爽状态。大范围高温天气持续这么久,其缓解或解除需要一个过程,不会出现突然转折。”陈涛说。

  陈涛介绍,各地区高温缓解的时间段和程度有明显差异,其中,江汉江淮地区在8月24日起高温会率先得到缓解;浙江、江西、湖南等地高温消退时间要晚一点,在26日至27日以后;四川东部到重庆的高温缓解时段要等到29日甚至30日以后。

  南方高温将逐步缓和

  针对社会普遍担心会不会出现“秋老虎”的高温现象,陈涛解释,“秋老虎”就是秋季的高温天气,在以往确实发生过秋季高温天气现象。但是因为现在预报的时效还太长,因此需要滚动关注。

  此外,李怡在回应

  “我们也提出了一些防御建议,提醒在易中暑区域做好防暑降温措施,有利于降低热环境引发的热射病和溺水伤亡风险。”李怡说,在易中暑地区,尤其要提醒体质虚弱、有基础疾病人群,以及户外工作,或处于不通风的室内人员,积极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尽可能避免热射病、溺水伤亡事件的发生。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摩托罗拉下一部Moto G手机可能配备108MP摄像
  • 微软以197亿美元收购Nuance
  • Google正在尝试另一项个人健康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