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25 03:50 已有: 人阅读
在发布会现场,
全国备案博物馆免费开放率达91% 谈及党的十八大以来文物保护取得的成就,金瑞国回答 “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对加强文物保护利用作出整体谋划,中央出台6份专门政策文件,‘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首次列入国家专项发展规划,27个省级人民政府将文物安全纳入考核评价体系。”金瑞国说。 与此同时,文物保护力度持续加大,保护状况有力改善。金瑞国介绍,全国已完成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石窟寺等专项调查,公布两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数达到5058处,国保、省保、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分别增加115%、58%、88%。 “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传统村落等重大文物保护工程相继竣工,预防性保护、系统保护积极推进,数以万计的馆藏珍贵文物、重要出土文物得到抢救修复,文物安全严防严管严打严治长效机制健全完善,打击文物犯罪、查处法人违法、整治火灾隐患取得重要成果,文物安全形势总体向好。”金瑞国说。 根据文旅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15个、文化馆3316个、文化站4.02万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7.54万个。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和91%的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戏曲进乡村”等惠民项目深入实施,“村晚”等品牌文化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金瑞国回答 1800余件海外文物“游子”回归祖国
金瑞国介绍,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6项,中外联合考古渐成规模,跨国文物保护合作扎实开展,文物进出境展览异彩纷呈,流失文物追索返还亮点频现,1800余件海外文物“游子”回归祖国,文物成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金名片”。 此外,我国文物治理能力持续增强,治理水平不断提高。金瑞国回答 “文物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古代壁画保护、陶质彩绘文物保护、饱水漆木器保护、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调控等技术水平进入国际第一梯队。文博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健全。文物考古机构普遍加强,考古野外津贴将有明显提高。”金瑞国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