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27 07:22 已有: 人阅读
这个夏天,热得有些不寻常,本周的最高气温还可能突破历史极值。高温环境下,老年人最容易被中暑盯上。为了让独居、失能老人安全度夏,扬州的社区、公益机构行动了起来。 昨天上午九点, 87岁的胡秀英奶奶独居多年。老人感慨,最近天气炎热,没有胃口,社区送来的解暑食品太贴心了。 考虑到老人不宜多吃糖,部分人还患有三高或糖尿病,社区专门为老人们建了档案,送“解暑礼包”时注意区分半糖和无糖。 工作人员介绍,送清凉是应时应景的“加餐”,照顾好老人的一日正餐才是根本。夏季,老人饮食清淡,他们在菜单上花了不少心思。 据了解,三里桥社区的“中央厨房”已启用四年,独居、失能老人可以来社区就餐,也可以由工作人员送上门。 日常伙食精心安排,夏天还有免费的“解暑礼包”供应,这家社区食堂真是“贴心”! 如果社区不具备提供集中服务的条件,又该如何保障老人的生活呢? 今年79岁的董振兰家住湾头镇茱萸湾,是名烈属。子女常年在外打拼,她一个人独居。高温酷暑时节,偏偏家中空调坏了,为此,两位师傅正在维修。 董奶奶家空调出问题,他们是怎么知道的呢?原来,对方是优抚驿站的常阿姨请来的。考虑到董奶奶的状况,当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驿站”的常阿姨照料老人生活。除了帮忙购买日用品、打扫卫生,董奶奶遇到急事难事,一个电话,她随喊随到。 家住扬州市万福村、80岁的薛汉标老夫妻俩也是常阿姨的服务对象。薛汉标中风卧床近10年,子女在外打工,全靠70多岁的老伴一人照料,常阿姨原本每隔一天过来,考虑到天气炎热,最近她每天都上门,帮忙洗护。不仅是常阿姨,优抚驿站的其他志愿者也时常登门,提供服务。 两种助老模式就像一双有力的大手,兜底了老人们的日常生活,即便眼下的高温酷暑天气,也无需担心老人的安全。 业内人士表示:在敬老护老的道路上没有终点站,只有加油站,在具体的帮扶工作中,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基层介绍,在他们服务的独居、失能老人群体中,不少人体弱多病,对就医和康复服务有很强的需求。为了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相关方面正在积极研究,推出更多的优惠措施。 据了解,近年来,扬州市大力推进“颐养社区”建设,以广陵区为例,每年投入资金超过1100万元,针对辖区内1万8千名独居、失能老人,提供社区“中央厨房”、政府购买“一对一”帮扶等多种形式的助老服务。 考虑到高温持续,最近,当地民政部门还对未享受到常态化服务的老人逐一,并采取“一人一策”的方式予以帮助,确保他们安全度夏。 养老助老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咱们扬州探索实践的社区、公益组织以及政府“三位一体”的照料模式,再加上“颐养社区”体系的持续建设,一定能让老人们在“好地方”安享晚年、幸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