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男演员吐槽:一瓶饮料竟含200多种配料!有香葱、花椒、鱼腥

发布时间:2022-09-10 21:12 已有: 人阅读

  “人体每天摄入的食物和饮料不能单独分割开来说某一种益处有多大,更需要的是均衡而全面的饮食搭配。”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营养科副主任医师陈巧接受时指出,酵素是一种蛋白酶,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肽类,还含有矿物质、益生菌及益生元等,有调节肠道、帮助消化和抑制细菌的作用。

  但此款添加了复合型酵素粉为原料的饮料,明确标示了其含量为5mg/L,其含量并不高,对于饮料来说每瓶只有不到2.5mg,保健效果微乎其微。同时她指出,此类饮品添加的原料并非越多对人体越有益,反而原料越多,导致过敏的因素也会随之增多。

  此外,对于在一些电商平台该产品宣传页上提到该产品富含γ-氨基丁酸和天然黄花菜,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助你一夜好梦,陈巧医生指出,“γ-氨基丁酸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神经递质,有改善睡眠和降血压的功效,天然黄花菜富含卵磷脂,能够促进大脑血液循环,且含有松果体素,作用于人体神经中枢,有助于改善睡眠。这两种原料确有此类功效,但具体功效是要各元素的实际具体添加量及个人的吸收效果,实际功效有待考证。”

  原下网友的评论有提到,“当你看到酵素两个字时,就该知道这个饮料是智商税了。”对此陈巧医生指出,酵素产品不能简单地称之为智商税,正确理解酵素是一种蛋白酶,科学地使用它才是关键。同时她也建议消费者,在选购此类产品时,应当注意控制每天的摄入量。“一般建议一天500-1000毫升为宜,过多饮用容易造成腹泻或过敏。还需要注重饮用的时机,饭前喝会冲淡胃液,影响进餐,而饭后半小时喝更有助于消化。对于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适宜大量饮用。”陈巧医生解释道。

  据齐鲁晚报,食品标签是商家向消费者传递信息的载体,一切预包装食品,都要求要有标签。

  根据GB 7718-2011,食品标签通常是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及其他需要标示的内容。

  食品标签上的配料表是一个产品的原料构成,包括名称和量化的信息。食品企业通过配料表进行正确标注,同时也保护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因此,不会存在有些成分添加在食品里面但是没有标示的情况,如有属于违法。

  相同类型的饮料,配料几乎一模一样,只是排序不同,两者有差别吗?

  根据上述标准规定,预包装食品中的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时的加入量进行递减排列,也就说明在配料表中,哪种成分越排在前面,其含量就越高。

  打个比方,如果你看到一款饮料,它的配料表第一位是“水”,第二位是“白砂糖”,实际上它的本质无异于一瓶“糖水”。

  这提示我们,购买饮料时,优先关注排在配料表前两三位的原辅料,它能客观反映了我们花钱买到的食品的主要成分到底是什么。其次,建议选择配料表中标注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少的产品。

  除了配料表,从不起眼的营养成分表中发现关键信息,也是一项生活技能。

  除了部分被豁免的食品外,所有的营养成分表上都必须标注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5项内容,通常以每100g食品中的含量来进行展示。

  因此,在纯牛奶的营养成分表上看不到的“钙”含量,在燕麦片看不到“膳食纤维”含量,这都是很正常的,因为这属于生产商自愿标识的内容。

  在每项营养成分右侧还列明了“营养素参考值%”,指每100g食品中所含的营养素占人体一天所需营养素的百分比,该数值反映了成年人一天所需摄入营养素的建议值。

  “竞猜‘掘金牛股’,下载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摩托罗拉下一部Moto G手机可能配备108MP摄像
  • 微软以197亿美元收购Nuance
  • Google正在尝试另一项个人健康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