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蔡乐渭:槟榔立法势在必行,可参照烟草

发布时间:2022-10-01 08:07 已有: 人阅读

  就槟榔加工企业面临生产许可证到期的问题,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人士透露,2020年起,海南省计划将槟榔作为地方特色产品进行立法保护,希望通过地方立法来解决槟榔的“身份证”问题。

  个别槟榔企业年产值已经超过百亿元。3、直接或间接从事槟榔行业的人员数量众多。

  但该说法本身应该是不准确的。

  事实上,现有资料表明,目前槟榔生产企业所取得的食品生产许可证类别是“其他食品”。现行规定,“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按此,只要没有其他的法律进行另外的规定,在目前立法之下,槟榔作为食品的这一定位并不因为2020版的目录而改变。否则,如果槟榔连食品都不属于,是否其生产、经营等就可以不必按照的规范来?这是不是可能让其从现有监管体系中“逃脱”,进而给公众健康带来更大危害?

  至于目前一些地方注销了槟榔企业的生产许可证,如果这种做法系存在其他法定理由,自然没问题。但若仅仅因为所谓2020年目录没有收录就不予延期而予以注销,那么其合法性值得商榷。

  NBD:我们一棵槟榔树,根据生长条件不同,从栽种到结果需要5至8年时间,槟榔鲜果的交易价格取决于采购需求和价格波动,没有定价权。槟榔产业链中,若发生重大调整,种植户难以在短时间内找到可替代选择,您觉得在这次舆论风波之下,产业良性转型过程中要注重哪些方面?

  蔡乐渭:我是从事法律工作的,对经济方面了解不多。但就立法而言,其必须考虑到各方利益的平衡。在槟榔立法这个事项上,无论将来的立法以限制为主要内容还是以禁止为长远目标——后者看来可能性不大,都要注意到其给各方所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对目前看来多达数百万的“槟农”的生计带来的影响。在制度设计的时候减少对他们的不利影响,或通过配套措施弥补他们因立法而受到的不利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的舆论风波对槟榔产业与从业人员的影响,不是说舆论本身在影响他们,舆论只不过是在某一个契机之下,使大家集中关注某一个特别事物或特定领域而已。该事物、该领域本身存在的问题才是公众为什么关注的根本原因所在。

  无论如何,槟榔立法已经到了势在必行的时候,应该在科学的基础上尽快推进。只不过,在到底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如何设计具体制度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讨论。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摩托罗拉下一部Moto G手机可能配备108MP摄像
  • 微软以197亿美元收购Nuance
  • Google正在尝试另一项个人健康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