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川在建设品质宜居主城背后的“幸福密码”

发布时间:2022-10-09 06:44 已有: 人阅读

  作为南通主城区,崇川区经济社会发展迅猛,但老城区“城市病”问题也日趋严重。近年来,崇川围绕城市更新、文旅融合等领域,不断扮靓城市颜值、提升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的不断发展和品质提升中越过越舒心。

  今年78岁的鲍庆炎是原任港路新村的老住户。该小区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五十多年下来,房屋破旧、配套设施严重不足。2020年,崇川区在江苏省率先启动任港路新村城市更新项目,以“原址新建、原居回迁”的模式探索老城“更新”新模式。

  在住宅拆除重建期间,鲍庆炎和老伴儿搬到两公里外的“城市更新驿站”,等待2024年新房建成后的回迁。

  崇川区原任港路新村居民鲍炎庆说,周围的环境都是弄得比较好的,这边的设施,卫生间、热水器、灶台都是比较齐全的,一进来就可以生活,各方面还是比较方便的。

  “城市更新驿站”是崇川区破旧片区城市更新过程中,为生活困难的特殊群体提供的过渡房,2021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可容纳400户居民。除了“拎包入住”的配套设施外,驿站还提供医疗、设备维修、理发等志愿服务,让居民过渡无忧。

  崇川区任港街道城港社区党委书记陈锋说,在这个更新馆里面,我们也打造了像社区医生工作室、驿站书屋、爱心洗衣房、棋牌室、党建工作室等七大品牌,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让驿站居民感受到一门式的服务,让他们居住得安心、过得开心,让子女放心。

  下午5点多,唐闸古镇北市景区热闹非凡,这里不仅有小桥流水、青黛砖瓦的水韵风情,还融入了声光电夜游设备、全息光影墙等时尚元素。2021年,唐闸北市景区在保留古镇建筑基础上,投资2.5亿元打造体验式消费示范区。

  总面积3.3平方公里的唐闸古镇,大生纱厂、钟楼、公事厅……承载了几代南通人的回忆。2015年以来,市区两级加快唐闸古镇修缮保护利用的步伐,按照“一核、一带、四区”总体布局规划,汤家巷、新民巷、复兴巷、渡口巷等历史文化街区改头换面,唐闸古镇由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祥地,转型为工业文化特色鲜明的新兴文化街区。

  崇川文旅公司文化旅游科副科长刘春宏说,起初它是一个老旧名区,先后打造了唐闸印象展览馆,系统介绍了张謇在这边创办的实业教育,还有张謇家风家教展示馆、时光印记活字印刷体验馆等,利用张謇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及历史资源,把唐闸发展成一个有体验、有内涵的区域。

  近年来,崇川区大力推进机构、社区、居家三位一体的“链式养老”服务模式。在位于崇川区幸福街道的南通市北护理院,医护人员正在为82岁的韩奶奶量血压,询问健康情况。

  在这里,老人能得到医疗护理、生活照料等服务。此外,市北护理院通过承接运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立长者驿家,让越来越多老人实现在家门口幸福养老。

  南通市北护理院院长丁亚标说,我们把护理院建好之后,突破机构养老的围墙向社区和居家进行延伸。在社区建立长者驿家,主要是依托于社区和街道的支持,利用闲置用房,通过装修改造以后提供一些住宿的场所,目前我们在崇川区有4个长者驿家。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摩托罗拉下一部Moto G手机可能配备108MP摄像
  • 微软以197亿美元收购Nuance
  • Google正在尝试另一项个人健康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