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是垃圾 “吐”的是肥料

发布时间:2022-10-24 04:51 已有: 人阅读

  9月16日上午8点多,柯桥区马鞍街道的村民李大伯开着农用车来到市循环生态产业园内的绍兴维尔利餐厨废弃物再生利用有限公司,上门运输这里的肥料。“之前试用过这里的肥料,可以改良土壤,种出来的蔬菜特别好吃。”

  李大伯口中的肥料,其实是一种虫粪,它的源头就是生活中的易腐垃圾。在维尔利公司的黑水虻基地里,

  “过去,易腐垃圾处理通常采用焚烧法、填埋法,此类传统方法处理不够彻底,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维尔利公司总经理颜剑敏说,利用黑水虻处理易腐垃圾这种生物技术,既可以实现易腐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目标,又能获得养殖收益,达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丰收。“黑水虻产生的肥料氨氮含量比较高,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的肥力,我们给周边村民试用后,反响都很不错。”颜剑敏表示,他们将在收集城市街道易腐垃圾的基础上,把覆盖面拓展至乡镇农村,避免地沟油回流餐桌等情况发生。

  市民每天分类投放的易腐垃圾成了黑水虻的“大餐”,那么其他垃圾又去了何处?

  “随着市民垃圾分类的精准度提高,大件垃圾、可回收物垃圾逐年减少,我们焚烧的垃圾总量已经下降了近三成。”市公用事业集团下属环境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建平介绍,焚烧垃圾产生的能量,最后会转化成电能和热能,全年可提供电能1.75亿千瓦时,供热量70万立方米,大多供应给了附近的工业企业。

  市垃圾分类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投资45.75亿元,先后实施了循环生态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厂等5个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项目,生活垃圾处置由卫生填埋为主转为焚烧为主,并于2020年底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全焚烧”,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目前,全市共有生活垃圾焚烧厂7座,餐厨垃圾处置厂6座,填埋场6座,大件、园林、装修垃圾处置项目6个。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处置生活垃圾103.8万吨,日均处置5898吨,垃圾资源化处置能力走在浙江省前列。

  “接下来我们将构建‘智能化监管为主+专业驻厂为辅’的监管模式,引入第三方专业监管公司,深化数字赋能,提升终端处置监管成效,确保更多垃圾实现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市垃圾分类办相关负责人说。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摩托罗拉下一部Moto G手机可能配备108MP摄像
  • 微软以197亿美元收购Nuance
  • Google正在尝试另一项个人健康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