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24 08:44 已有: 人阅读
宁波港公告披露了141.14亿元定增项目发行结果,招商港口全额认购。发行完成后,招商港口成为宁波港第二大股东,持有后者20.98%股权。 公司披露,定增对象为宁波港间接控股股东浙江省海港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募集资金106.69亿元。定增完成后,浙江海港集团成为招商港口第二大股东,持股23.08%。 招商港口直接持有宁波港2.75%的股份,还通过所控制的公司合计持有上港集团28.05%的股份。据披露,招商港口合计直接和间接持有宁波港6.73%的股份。 此次通过宁波港百亿定增项目,招商港口持股进一步增加,跃居宁波港第二大股东。宁波港方面表示,公司通过本次定增引入招商港口作为战略投资者,系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交通强国”等国家战略的实际举措。 公司作为浙江全省沿海港口资源运营的主平台,依托浙江省及长江沿线的港口布局,拥有对长三角地区强大的腹地货源辐射能力;招商港口作为全球领先的港口开发、投资和运营商,在国内沿海地区具有较为完备的港口网络。双方将充分发挥在长江沿线港口的区位优势和全球港口网络布局的资源优势,积极推进业务合作,加强港口群之间的联动效应,提升对大型船公司和终端货主的联合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的港口物流服务。 同时,通过此次合作深化,双方将共同拓展海外港口业务的开发和投资机会,强化双方港口的综合枢纽作用,全面提升港口高质量发展水平,将加快实现“把宁波舟山港建成世界一流强港,打造世界级港口集群”的目标,促进招商港口加快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港口综合服务商”。 而招商港口此前在官方发文表示,此次两家上市公司引战定增,是招商局集团和浙江省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提高央企和地方国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要求的重要举措,将共同打造国企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的新典范。 作为国内两家头部港口上市公司,宁波港和招商港口2022年上半年均收获了不错的业绩。招商港口2022年半年报显示,公司营收81.50亿元,同比增11.04%,净利润19.82亿元,同比增18.18%;据宁波港2022年半年报披露,公司营收131.94亿元,同比增21.46%,净利润23.55亿元,同比增4.69%。 对两家上市公司而言,双百亿定增项目带来的不只是募集资金和股权变动。 招商港口方面称,两家港口上市公司同步推进引战定增,目的不仅在于股权结构上的优化,更在于强强联合,优势资源互补与合作。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全球港口网络布局的资源优势和浙江省及长江沿线港口的区位优势,共同构建“双循环”物流大通道,强化双方港口的综合枢纽作用,全面提升港口高质量发展水平,促进招商港口加快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港口综合服务商”,并推动浙江海港集团实现“把宁波舟山港建成世界一流强港,打造世界级港口集群”的目标。 宁波港则回应称,根据公司与招商港口签署的,双方将在海外港口业务、港口园区综合开发、智慧港口建设、市场拓展、人员交流以及战略资源协同六个方向开展合作,进一步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公司的市场拓展。 对于招商港口引入浙江海港集团作为战略股东,宁波港认为,双方将充分发挥双方各自优势,在市场拓展、智慧港口建设、战略资源协同等领域进行战略合作。在市场拓展方面,浙江海港集团将积极发挥在港航市场的影响力,助力招商港口加强客户营销合作,提高现有航线密度,开发精品航线,增强货源吸引力,完善下属港口的航线布局、增加港口布点,促进业务增长,并增强港口资产整体市场竞争力与话语权。 同时,引入浙江海港集团,将进一步优化招商港口覆盖国内沿海核心区域的港口布局,并以点带面激活其全球港口网络。在智慧港口建设方面,双方也将积极探索在新技术应用、港口数字化、商业模式创新等领域的合作,共享业已形成的技术成果和应用经验,加强在港口科技创新领域的资本合作,共同树立智慧港口转型升级的行业新标杆。 如何保障供应链、产业链稳定性? 从国际物流体系来看,尽管有国际航空、火车班列等其他形式的物流运输,但中国制造的大部分产品仍然依托于海运通达全球,而全球货物也依托国内的港口流转全国。 作为全球第一大港口,宁波港2021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2.24亿吨,同比增4.4%,连续13年位居世界港口第一位;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10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8.2%,稳居世界港口第三位。
港口仍然是中国制造“出海”的一个重要节点。宁波港表示,中国是全球主要国家中唯一一个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是全球制造业的核心国家,随着产业的升级发展、对外开放政策的扩大,“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出海的趋势将会持续。港口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是国际国内双循环的重要支点,在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港口发展将更加注重智慧化、自动化、绿色化建设,从设施、设备、技术、服务等方面进行转型升级,为“中国制造”赋能。 此次两家港口上市公司双百亿定增落地,也可以更有力推动双方携手“出海”,共同拓展海外投资运营港口布局。 而疫情和国际局势的变化,国际物流尤其是国际海运受到了较大的波动和影响,物流供应链的稳定性备受关注。宁波港作为中国制造和国际货物进出口的重要港口,如何应对各种考验和变化? 宁波港方面向 一是研究出台18条保通保畅措施,有效解决物流过程中的难点、痛点、堵点。 二是加强与航运企业联动,通过新开航线、增加舱位、调剂空箱以及释放梅山、金塘等港区新建泊位作业潜力等举措,全方位提升港口保通保畅能力。今年以来,宁波舟山港新增集装箱航线条的历史新高。 三是努力织密集疏运网络,充分发挥海铁、海河、江海多式联运组合优势,不断提升海陆双向通道运力供给,有效满足长三角地区和长江经济带外贸企业的物流需求。 四是强化数字化改革。针对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宁波舟山港积极强化“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和“人物同防”措施,通过严格落实专班管理制度,推广应用“海港数智防疫在线”系统、智能闸口“三合一”人脸自动识别系统等,筑牢“除险保安”的海港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