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麋鹿保护区创三项“世界之最”

发布时间:2022-10-26 08:59 已有: 人阅读

  湿地平阔,绵延千里。地上有一群群的麋鹿,天上还有一闪而过的各种珍稀鸟类。9月9日,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王立波带

  老家吉林的王立波大学毕业实习时来到大丰麋鹿保护区,在机缘巧合下留了下来,已扎根于此20年。他先后荣获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1项、省发展研究奖三等奖1项以及多项市级表彰奖励,并当选盐城市劳动模范、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

  他说,令人高兴的是,麋鹿保护区人的辛勤汗水换来累累硕果,麋鹿保护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王立波介绍,麋鹿是我国特有物种,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曾繁盛地生活在沿海滩涂。由于人类过量捕杀,到清朝末年,仅存200多头麋鹿被圈养在北京皇家猎苑。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所剩麋鹿被掳至欧洲,麋鹿在中国本土灭绝。1986年,大丰麋鹿保护区正式建立,国家从英国重新引进39头麋鹿,落户大丰黄海滩涂。经过引种扩群、行为再塑和野生放归三个发展阶段,大丰麋鹿保护区的麋鹿数量不断增加,近10年来更是剧增。

  据统计,迄今,大丰麋鹿保护区麋鹿数量已达7033头,占世界麋鹿总数70%,其繁殖率、存活率、年递增率均居世界之首。其中,野生麋鹿数量已达3116头,结束了全球百年以来无完全野生麋鹿群的历史,并且创造三个“世界之最”,即世界面积最大的麋鹿保护区、世界最大的麋鹿野生种群及世界最大的麋鹿基因库,为人类拯救濒危物种提供成功的范例,使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进入一个新领域。

  2019年7月,中国黄海候鸟栖息地成为全球第二块潮间带湿地遗产,我国第一处滨海湿地类型世界自然遗产,大丰麋鹿保护区全境入选。鹿鸣呦呦,群鸟翔集。如今的保护区内,不仅只有麋鹿,还有其他240多种各类野生保护动物。生物圈逐年扩大、生物量持续上升、生态系统日趋完善。这得益于黄海湿地申遗成功后,保护区采取更为严格的管理措施,在麋鹿保护中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路子,建成集科研保护与生态旅游、麋鹿文化与科普宣教为一体的全国示范保护区。

  南京林业大学教授鲁长虎:

  大丰麋鹿保护区近10年在麋鹿种群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如今大丰麋鹿种群数量超7000头、野外种群超3000头,在盐城黄海滩涂湿地上高质量恢复麋鹿种群,令世界关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在《物种重引进指南》中确认,麋鹿重引进是全世界138个物种重引进项目中15个成功者之一,而麋鹿也是中国三项重引进项目中最成功的一个。国际湿地,沿海绿城。大丰麋鹿保护区的麋鹿家族日益兴旺,也正是盐城市建设生态文明、坚持绿色发展的成功实践。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摩托罗拉下一部Moto G手机可能配备108MP摄像
  • 微软以197亿美元收购Nuance
  • Google正在尝试另一项个人健康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