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15 05:36 已有: 人阅读
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开市。围绕“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这一目标,经过一年的发展,北交所上市公司从首批81家公司增加至123家。 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达123家,总市值约1947.98亿元。 北交所现存123家上市公司,合计IPO募集资金258亿元。其中,机械设备、电力设备、计算机行业是北交所IPO募集资金金额前三。 诺思兰德发布首个北交所融资预案,但至今北交所仅有三家上市公司完成全部定增发行。 沪深交易所发布了北交所上市公司的转板规则,分别为和。 一共有3家北交所上市公司观典防务、泰祥股份、翰博高新转板。 转板尽管会带来流动性提升,但转板后首日公司股价表现不一。观典防务在转板至科创板的首日大幅低开、横盘震荡,盘中一度跌超20%。而泰祥股份开盘仅1分钟就触及临时停牌,后盘中一度涨超100%,最终收涨80.34%。翰博高新创业板上市首日开盘报32.70元/股,跌幅32.54%,收盘报34.00元/股,跌幅29.85%。 营收规模:多数集中在1亿元~10亿元区间 北交所是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与上交所、深交所上市公司相比,北交所上市公司营收规模普遍较小。以2021年为例,123家北交所上市公司中,107家营收在1亿元~10亿元区间,占比达87%。而上交所、深交所这一占比分别为27%、33%。 电力设备行业营收及净利表现突出,成为北交所营收规模最大的行业。 电力设备行业中主营业务为正负极材料的贝特瑞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04.91亿元,是唯一 一家营收破百亿元的北交所上市公司。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高景气,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75.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56%,是北交所营收二哥颖泰生物的近3倍。今年7月,公司方面表示暂无转板计划。 营收增速方面,去年106家上市公司保持正增长,85家上市公司三年复合增长率在10%以上。这些数据,都体现出中小企业的活力与增长潜力。 盈利能力:“一哥”贝特瑞盈利规模超10亿元 今年前三季度,北交所110家上市公司保持盈利,其中105家上市公司净利润在1000万元以上,骏创科技以222.17%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登上增速榜榜首,中航泰达、颖泰生物的归母净利润增速也在200%以上。 电力设备、机械设备、基础化工行业盈利领跑,基础化工行业前三季度实现盈利已超过去年全年。 值得一提的是,北交所“榜眼”颖泰生物前三季实现归母净利润9.2亿元,同比增长208.76%。对此,颖泰生物称,报告期内业绩增长主要系公司产品销售规模扩大、盈利能力显著提高。去年及今年前三季度,颖泰生物营收及净利润规模均仅次于贝特瑞位居第二。 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高景气,“北交所一哥”贝特瑞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3.58亿元,同比增长24.52%,而这一增速是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实现的。去年全年,贝特瑞实现归母净利润14.41亿元,同比增长近200%。贝特瑞也是去年全年及今年前三季度唯一一家盈利规模超10亿元的北交所上市公司。 除了贝特瑞、颖泰生物,吉林碳谷、同力股份、连城数控、硅烷科技等今年前三季度盈利规模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均保持了较快的盈利增速。在北交所开市一周年之际,“龙头”效应已经逐步发挥,经营规模靠前的上市公司成为了北交所企业业绩增长的领头羊和发动机。 尽管北交所上市公司规模相对较小,但盈利能力不容小觑。Wind数据显示,超八成上市公司去年毛利率超20%,23家上市公司毛利率超50%。对比来看,上交所、深交所毛利率超20%的上市公司占比仅为63%、67%。北交所上市公司进一步显示出“小而精”的特点。 “专精特新”摇篮:过半公司获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更是这一群体的领头羊。北交所上市企业具有明显的“专精特新”属性,北交所上市公司中,“专精特新”企业占据了较大比例,这不仅是北交所的特色,也是北交所与其他市场错位发展的保障。一年来,北交所支持了一大批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 根据海通证券的数据,目前已上市公司中69家获得过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今年下半年以来上市的21家企业中,有超过一半获得过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北交所已发展成为“专精特新”的摇篮。 从行业看,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占比超八成,覆盖电力设备、机械设备、计算机、通信等制造业核心领域。 不吝研发投入:前三季度诺思兰德研发投入占比领跑 北交所上市公司研发力度持续加大。2021年度,诺思兰德以超75%的研发投入占比列首位。诺思兰德主营基因治疗药物、重组蛋白质类药物和眼科用药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成立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但自2017年以来,公司研发投入均超千万元,去年研发投入超过4000万元。 除了诺思兰德,去年研发投入力度排名靠前的还有主营无线通信与射频微波测试仪器的创远信科、重组人干扰素α1b供应商三元基因;医学教育信息化系统供应商数字人、地理信息服务提供商国源科技,研发投入占比均在20%以上。今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占比20%以上的上市公司数量增至6家,数字人直逼诺思兰德,微创光电及殷图网联两家公司新晋入选。 专利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科技创新实力,专利数量的增长体现了北交所上市公司的创新活力。据企查查数据,123家北交所上市企业的专利申请总量为1.2万余件,有效专利总量为7200余件,授权发明专利总量为1700余件。截至目前,五新隧装、富士达、奥迪威、中科美菱、创远信科、安徽凤凰、克莱特、鑫汇科拥有专利数量均超过300件,其中主营隧道施工智能装备的五新隧装拥有超600件专利,位列第一。 研发是创新型企业发展的核心内驱力,研发人员数量也是反映公司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北交所上市公司研发队伍已颇具规模,平均人数达到85人,其中30家超百人,贝特瑞拥有最多的研发人员。此外,金融机构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艾融软件的研发人员数量达到561人,是北交所唯二研发队伍超500人的上市公司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