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婚礼习俗有哪些,汉族婚礼禁忌?

发布时间:2022-11-18 14:09 已有: 人阅读

  汉族传统婚俗中,婚礼会在黄昏举行,当时的人认为黄昏时刻是吉时,故称“昏礼”。“婚礼”也就是取自“昏礼”的谐音。汉族人对于婚礼十分讲究,其中蕴藏着中国人的智慧与哲学。

  据历料记载,最早的婚礼是有媒人做媒的,由男方或是女方请媒人去倾慕对象的家中说媒,若是对方同意,就可以开始走婚礼的流程。

  汉族婚礼习俗有哪些呢?

  传统的汉族婚俗中讲究三书六聘。

  “三书”,就是礼聘过程中来往的文书,包括聘书、礼书、迎书。聘书指的是定亲的文书,礼书是聘礼的清单,而迎书则是迎娶新娘的文书。三书是婚礼流程中的重点,若是迎亲的时候没有带上迎书,必须要回去取才能接新娘回府。

  “六礼”,指的是迎娶的过程和手续。

  第一礼是纳采,也就是前文提到的说媒,征得对方同意后,男方就可以准备聘礼去求婚。

  第二礼是“测八字”,媒人会向女方索要生辰八字,提供给男方用来测算双方是否相和。

  第三礼是“纳吉”,若是八字相即可准备聘礼,初步的订婚的完成了。

  第四礼是“纳征”,过大礼,也就是下聘礼的意思。男方会选择一个吉日,带一些礼品到女方家,通常是是肉和酒,也就是正是订婚。

  第五礼是“请期”,也就是确定结婚的日期,古时候男女结婚要选个黄道吉日,叫做“点喜日子”或者“看日子”。

  第六礼是“亲迎”,完成上面的手续,男方就可以在婚礼的当天带上迎书,到女方家中迎娶新娘了。

  说完了男方家里的准备,下面说下女方需要准备的物件。

  首先是“送妆”,嫁妆象征着女方家庭地位和财富,通常用箱笼装着,也有大户人家将嫁妆用方桌铺开,排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地送至男家。嫁妆除了衣服首饰等贵重物品外,除了贵重物品外,还包括一些寓意美好的物件,比如说剪刀,有成双成对、不离不弃之意,同时剪刀又称“剪子”,谐音“见子”,也有早生贵子的寓意。当然也不乏以田地房屋或是店铺作为陪嫁的。

  “盖头”,最初的盖头出现在南北朝时期,主要用于妇女避风御寒,从后晋到元朝,逐渐成为新娘的喜庆装饰。古代的大家闺秀基本上是足不出户的,婚礼当天难免羞涩紧张,所以新娘会用一块或长或方的大红绸缎盖在头上头上,一直到仪式过后入了洞房,由新郎亲自挑去,也被称作“揭头纱”。

  除此之外还有“安床”,在婚礼当天在新床上放好龙凤被,撒上桂圆、花生、红枣、莲子等等,寓意着新人早生贵子。这一习俗沿袭至今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汉族婚礼都有哪些禁忌?

  1、不宜在六月、三月和七月出嫁,古人认为农历的三月和七月是鬼魂出没的日子。

  2、安新床时不要与物件的尖角相对,比如桌子角、衣柜角等。

  3、新娘结婚当天所穿的所有的穿戴都应是全新的,且礼服避最好选择无口袋的,因口袋多能带走娘家财运。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摩托罗拉下一部Moto G手机可能配备108MP摄像
  • 微软以197亿美元收购Nuance
  • Google正在尝试另一项个人健康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