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生态优先 绘就高质量发展“最美底色”

发布时间:2022-11-23 07:59 已有: 人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峰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建设环境优美的美丽西峰。“绿色”已然成为最醒目最亮丽的发展底色。

  家住董志镇冯堡村的李学勤老人,每天早上都会把自家前一天产生的生活垃圾放入政府统一配发的分类垃圾桶里,等待村上的保洁员前来收集。李学勤说:“村上配备了垃圾箱、垃圾桶,我们将垃圾集中放在这里,每天有保洁员来收垃圾。”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峰区扎实推进“垃圾污水治理、农村改厕、风貌提升”三大革命,同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努力打造亮丽家园。在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方面,全力推进垃圾分类试点工作,设立垃圾分类收集箱,引导群众分类投放,有效整合各类奖补资金,建设垃圾转运站、暂存收集点、惰性垃圾处理点等,配套各类收运车辆,利用庆阳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无害化处理,基本建成了“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区处理”的垃圾收运体系。目前,西峰区配套村级垃圾收集站116个、组级垃圾收集箱483个,配备大型垃圾转运车31辆、电动保洁车744辆,落实村庄保洁员1928名,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全覆盖。

  董志镇冯堡村保洁员刘登祥说:“每天早上都挨家挨户收垃圾,有时候拉3车,有时候拉4车。”

  张铁沟位于西峰城区东南8公里处,总面积3000亩,其中塬地边废弃地705亩,沟坡地1950亩,沟壑地345亩。近年来,西峰区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开发的方式实施了一系列生态项目,推进张铁沟生态治理,让原本的“烂泥沟”变成了一处风景秀丽的省级水利风景区。

  庆阳宝裕生态文化产业有限责任公司营销主任麻秉维说:“张铁沟之前属于荒废状态,水土流失也比较严重,2017年我们进行开发保护,经过这几年,相继栽植各种景观树大概六七万棵,硬化道路8公里,还对一些荒废的窑洞进行了维修改造,现在初步打造成了一个水利风景区,经过这一年的运营,年接待游客量大概是五六万人。”

  截至2021年底,西峰区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约670平方公里,其中新修梯田380平方公里,新栽经济林果近57平方公里、水保林125平方公里,种草76.75平方公里,封禁治理28.34平方公里,建成淤地坝工程40座、涝池478座、沟头防护232道,修建排洪渠道15.8千米。据初步测算,这些治理措施每年可减少土壤流失52万吨,拦蓄径流量334万立方米。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西峰区以建设“全域无垃圾示范区”为目标,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美丽乡村建设,纵深开展了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城乡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坚持以保护水土资源、防治水土流失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以“五个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初步建立了塬、沟、坡兼治,山、水、田、林、路、村“六位一体”的黄土高原塬面保护综合治理的防护体系,有效治理了水土流失,保护了水土资源。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摩托罗拉下一部Moto G手机可能配备108MP摄像
  • 微软以197亿美元收购Nuance
  • Google正在尝试另一项个人健康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