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02 16:55 已有: 人阅读
十年来,秦州区以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为目标,积极培育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新业态,推动“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文化铸魂、文化赋能和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充分显现,秦州区文旅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子,绘就了秦州旅游发展新画卷。《我们这十年》一起来关注《文旅融合+新业态 绘就秦州旅游发展新画卷》。 走进秋日里的青鹃山休闲旅游度假区,满眼望去,都是葱郁怡人的“生态绿”,道路两旁,绿植繁盛,山间清风吹来,令人心旷神怡,仿佛一幅充满诗意的“山水画”。不少市民选择在这个季节来到景区,领略秋季的乡村美景。 “秋意正浓,走在青鹃山的乡村小道上,风景格外的美丽,心情格外舒畅。随着青鹃山旅游度假区设施设备的完善,我们也迎来了大量的游客,体验不一样的慢生活。”青鹃山休闲旅游度假区讲解员张鸿飞说。 “吃喝玩乐啥都有,风景也好,人的心情也好。”游客魏佳琪说。 “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游玩的地方,青山绿水,下一次还会带家人来玩。”游客赵文静说。 青鹃山作为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年接待游客量在20万人次以上,年收益达到2500万元。度假区总经理宋彦锋告诉 “自2014年,我们开始做第一个项目滑雪场以来,我们对整个项目做了个整体规划。项目总投资26亿元,现已完成投资16亿元,包括文化旅游、养老养生、宜居宜养、休闲农业、休闲体育五大板块,形成了春看百花、夏纳凉、秋季赏枫、冬滑雪的四季型旅游度假区。”青鹃山休闲旅游度假区总经理宋彦锋说。 近年来,秦州区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建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景区,像苏湾民俗村、李官湾乡村旅游度假村等。这些乡村旅游景区已成为市民打卡的热点之地,对促进乡村振兴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秦州区还积极完善城区景点设施,补齐短板,提高景区品质,形成全域融合、四季宜游的景区环境。 “玉泉观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玉泉观最早叫北山观,宋朝时改名叫玉泉观。我现在所处的位置是在玉泉观的53阶,人间天上,绿树成荫,古朴名观,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走在石阶上感受玉泉观的历史演变,让人心旷神怡。”玉泉观大景区讲解员维亚雄说。 近年来,玉泉观大景区不断整合资源,探索创新,从原来单一的观光旅游向文旅融合的体验游拓展,让外地游客能感受到景区的风光颜值和厚重的历史魅力。 “玉泉观大景区立足工作实际,创新工作载体,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提升旅游综合接待服务管理水平,深度促进文旅融合。重点实施了自然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防雷项目、台地抢险加固工程、消防工程、游客中心提升改造等项目,全面提升了景区的知名度,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发展。”玉泉观大景区宣传股股长马岚说。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早上9点,位于藉河边的秦州区图书馆读书室内,已经有不少读者在这里感受书香城市的魅力。 “这里也有我喜欢看的书,所以我会经常来到这里借阅一些书籍,同时也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可以让我在这里学习。”读者郭金鑫说。 十年间,秦州区图书馆从当初的占地面积不足200平方米,发展到现在将近4000平方米。接待读者也由当初日接待20人左右,到现在达到日接待量600人。馆藏图书量也由当初的2400册,达到了现在的纸质和数字图书将近10万册以上,这是一个质的跃升和转变。 “我是一名大学生,来到天水市秦州区图书馆,这里能找到很多你想看的书,这里的环境也很好,服务人员也很热情。”学生孔维通说。 “阅读的人多了,我们秦州百姓的个人文化素养也提高了,在提高的基础上,也就更进一步地提升了我们这个城市的一个文明程度。所以说作为图书馆人,全力以赴为我们的读者做好服务。”秦州区图书馆馆长王越说。 同样,新建的秦州区博物馆位于藉河风情线号馆,馆内分上下两层,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展出文物约1520余件。馆内陶器、青铜、玉器、瓷器、砖雕、拓片、字画等文物,不仅承载着秦州的发展历史,也展现了丰富多彩、灿烂多元的秦州文化。 “展得很全面,有瓷器、陶器、青铜器、还有清明古家具,还有书法字画,我也学到了很多知识,以后有小孩我要带过来看看。”市民李万红说。 “自开馆以来,能够充分发挥展览教育功能和文化阵地作用,累计接待团队120批次,参观人数近4.2万余人次,组织馆内活动及社教活动60余次,在秦州区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秦州区博物馆馆长李卉说。 十年来,秦州区公共文化功能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不断增强。 “这十年,咱们累计举办秦州区大型的‘三下乡’文化惠民演出共计60余场,送书画进社区等这些惠民活动120余场次,赠送书画作品累计6000余幅,举办各类艺术培训40余次,举办书画展览及非遗展示300余次,参观人数达到了14万人次以上,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累计100余次。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更好地为广大市民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文化服务。”秦州区文化馆副馆长赵志强说。 近年来,秦州区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经济圈,强化文旅融合,不断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让传统文化焕发活力,让公共文化惠及百姓,文旅产业成为推动秦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就文化整体建设方面,我们秦州区在乡村旅游、全域旅游,包括文化建设中的‘四馆一中心’方面,目前走在了两区五县的前列。我们将会以这十年我们取得巨大成就为契机,把秦州区的文化、文物、广电、体育和旅游事业做得更好,也使秦州人民获得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秦州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马颖男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