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07 09:36 已有: 人阅读
在2022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暨光伏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上,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晓华在参与圆桌讨论时表示,光伏行业已经迎来了技术“狂奔”的时代。 华晟新能源与大理州政府、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将共同在大理投资建设5GW高效HJT光伏电池和组件项目;9月16日,大理一期项目开工,规划建设产能2.5GW。 华晟新能源宣城最新7.5GW高效HJT硅片-电池-组件全产业链项目举行开工仪式。该项目包含异质结专用硅片、电池、组件三个部分,建成满产后将年产5GW高效异质结电池专用单晶硅片、7.5GW高效异质结电池和5GW高效异质结组件。 周丹对外公开宣布,公司计划于2024年启动IPO。 对此,徐晓华向 2020年成立,2024年启动IPO,华晟新能源如何解决资金问题? “公司股东以央企和国字头基金为主,能够给予较好的支持,同时公司还可以通过股权融资、债券融资以及项目贷等方式获取资金,现金流是比较健康的。”徐晓华回应称,华晟新能源是HJT领域的“排头兵”,被资本相对看好,所以不用太担心资金问题。 据悉,在华晟新能源22名股东中,拥有国企背景的有9家企业,合计占股43.28%。 徐晓华表示,大家看好华晟新能源,主要是公司已经成为光伏行业HJT技术的一个实验平台。“行业里面很多新的设备、材料,都会送到我们公司来做验证。因为有部分生产线是华晟自主搭建的,所以单GW投资会更低。” 据介绍,HJT的投资包括电池、组件、土建、机电和流动资金等,单GW需要8亿元~9亿元,其中电池设备成本为3.5亿元~4亿元,而华晟新能源在价格和付款条件方面都具有优势。 在徐晓华看来,2022年是HJT的“元年”,2023年将是HJT线年,华晟全年产能或将超过20GW,出货量超过10GW,“那时候规模效应出来了,企业去谈成本会更好谈”。 在TOPCon、HJT、xBC多种技术路线“百花齐放”的当下,徐晓华认为,当前光伏市场需求仍然旺盛,短期内高效技术会出现共存。一旦市场出现波动,行业首先会选择“洗掉”PERC。“因为效率为王,我个人坚信HJT就是下一代主流技术。” 不过,即使当下多种光伏高效技术共存,徐晓华也认为不该再继续等待。“过去有很多光伏行业是在等别人去吃第一口螃蟹,等别人把技术跑成熟了再进去。但目前HJT技术的各个要素都已接近成熟,谁能做到超大规模的生产和供货,谁就能够赢。” 其中,对企业来说,最关键的就是降本增效。 据徐晓华介绍,在硅料端,国内生产HJT的企业,过去会搭配进口硅料,如今已可全部使用国产硅料;在硅片端,薄片化成为主流,厚度已由原来的150μm降至130μm,还有继续往120μm下降的趋势,且HJT电池对硅片氧含量要求不高,能够兼容使用用于生产TOPCon的硅片。 “华晟新能源在硅片处理方面引入了吸杂工艺,能够增加拉棒的次数,从而降低耗用。另外,在厚度方面,我们130μm切片的良率已经能达到97%,120μm切片的良率也大约有95%。”徐晓华说。 在电池效率方面,徐晓华称,公司的单面微晶已经能达到24.93%的平均效率,预计2023年初就将超过25%,实现量产效率在25%~25.2%;双面微晶的计划量产效率更高,在25.3%~25.5%。 在银浆降耗方面,徐晓华表示,公司通过与国内供应商合作,将低温银浆价格拉到和高温银浆价格相同水平,银浆消耗量也从250mg/片降至120mg/片,甚至有降至110mg/片的潜力。“预计银包铜全系导入后,金属化的成本可降至5分每瓦。” 最后,徐晓华还透露,光转膜能提升HJT电池1%的发电量,利于增效。公开信息显示,今年11月,华晟新能源与赛伍技术签订全面战略合作暨长期供货协议,前者将有总计约10GW异质结HJT电池组件会采用后者的UV光转胶膜,这也是该款新产品在行业内首次签署长期供货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