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在死后再把财产留给子女好不好

发布时间:2021-03-01 17:22 已有: 人阅读

  虽然不能武断的下结论说“必须要等到百年后再把财产留给子女,千万别提前过户”,但是不得不说,相比提前给,留给子女是有诸多好处的,无论对于老人还是子女。

  并不知道这种情况的概率有多少,但是,情愿把它放到第一位的原因是——这样的家庭,注定父母慈、子女孝。老人的心思很简单:子女好,用自己的财产作为对子女的爱护和褒奖。

  这种情况,个人是支持的——把财产给到真正孝顺的子女,早给晚给从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早给,恐怕还能让老人更安心。

  父母把财产给到子女,不能采取直接加减名的方式,只能通过买卖、赠与或者继承方式。这三种方式中,真正省钱的方式是继承——对于老人来讲,没有任何税费。但是往往因为盲听网传的“赠与、继承所得房子再行出售要缴20%个税”等说法,所以选择了提前通过买卖的方式给到子女。

  其实,省不省,费用大头都不是出在老人身上。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简单理解为是“老人为子女考虑”吧。

  例如,子女会拿费用高为由来撺掇老人过户、会拿“不给就别指望赡养”来强迫老人、会拿“缺钱缺房”为由来绑架老人提前过户,等等。子女想找个由头是很简单的,而老人出于心软、缺乏判断能力等原因,懵懵造造的把财产提前给了孩子。

  这种情况,对于老人来讲风险很大——本就不是心甘情愿的、本就不是成立的合理理由,最终很可能导致如题主所描述的风险:自己财产没了,等到花钱的时候得看别人脸色。

  用遗嘱来提前安排财产分配是一种特别好的做法。但是,人到晚年,很忌讳谈论生死。“遗嘱”这个词,听着有点像在咒什么,还是不谈为好。

  因为这种忌讳,所以不会选择去订立。而因为各种原因又不想平分给子女、甚至不想给到子女,所以宁可选择提前给出去。

  财产,一定要给到该给的人——这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尽孝人的尊重。

  财产,最稳妥的方式是攥在自己手里——自己没风险,遇事也不需要麻烦别人,是一举两得的事儿。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摩托罗拉下一部Moto G手机可能配备108MP摄像
  • 微软以197亿美元收购Nuance
  • Google正在尝试另一项个人健康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