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万亿俱乐部”变局:第一梯队竞速,成都晋级,汉杭候补

发布时间:2023-01-10 09:39 已有: 人阅读

  率先官宣“2022年经济总量进入2万亿俱乐部。”这给经历重重考验的西部大省四川吃下一颗定心丸。

  武汉市委副书记、市长程用文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5%左右,总量达到1.9万亿元左右”。

  虽然距离2万亿尚有千亿元距离,但是武汉的经济增速依然十分亮眼。根据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的,预计2022年全年GDP增速为2.7%。以此估算,武汉GDP增速或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

  同样有望冲击2万亿的杭州暂未公布具体数据。不过,今年前三季度杭州GDP为13608亿元,距离2万亿还有近6400亿元的差距。根据前三季度1.8%的经济增速来看,要想在第四季度完成6千亿元的跨越几无可能。

  作为明星城市,武汉、杭州已经角逐多年。2014年,武汉成功“抢点”,先于杭州一年晋级万亿俱乐部,直到2020年被杭州反超。如今,两座城市又同时站在2万亿俱乐部门口,差距缩小至400亿元左右,二者围绕2万亿的角逐将成为今年的最大看点之一。

  各地的“两会”,是观察区域发展走向的重要窗口。在七座2万亿城市中,已经有广州、苏州、武汉等进入“两会时间”,其2023年GDP预期目标分别为6%、5%、6.5%。

  眼下,24座万亿城市中,已经有超过11座城市确定2023年目标增速,分布在5%到7%之间,大多显著高于2022年实际增速。

  在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的背景下,各地对经济复苏的信心进一步提振,这也将推动经济在增速迎来较大反弹。在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看来,作为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预计2023年中国实际GDP同比增速将达到5%,甚至更高。

  此外,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也传递出两万亿城市新的发展信号——制造业立市和提振消费。

  梳理三地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广州提出要“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实施先进制造业强市战略,全力打造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软件和信创、时尚产业、文化创意等8个万亿级产业链群等;

  苏州将“聚焦实体经济,推动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列为2023年十方面重点工作第一项,要求聚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等。

  去年以来,深圳、广州、天津、合肥等多个城市相继重提“工业立市”“制造强市”的战略目标,这一趋势在2023年进一步深化。

  除了广州、苏州最新表态外,成都此前还曾专门举行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大会,力争2025年实现制造业规模总量跃升、创新能力跃升、产业集群跃升、产业生态跃升。

  与此同时,“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是2023年经济工作的第一大任务。此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就在今年1月1日出版的第一期杂志刊发中共深圳市委署名,其中明确提出“双万”目标,即2023年确保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1万亿元,力争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1万亿元。

  成都和武汉也将发力点瞄准消费。去年末召开的成都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上,首次提出了将围绕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做强核心功能。武汉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积极培育新业态、新场景,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在经历了极具挑战的2022年后,随着疫情影响的下降,经济内生动能有望加速复苏。作为中国城市的佼佼者,在经济总量提升的同时,城市内部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和环境、能源结构等,都将发生重要变化,找到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至关重要。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摩托罗拉下一部Moto G手机可能配备108MP摄像
  • 微软以197亿美元收购Nuance
  • Google正在尝试另一项个人健康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