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中小“硬科技”企业发展壮大 上证科创100指数将于8月7日正式

发布时间:2023-07-22 06:05 已有: 人阅读

  为及时反映科创板上市证券的表现,为市场提供多维度投资标的和业绩基准,上交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将于2023年8月7日正式发布上证科创板100指数。 市场人士表示,随着科创板建设稳步推进、相关指数运行逐渐成熟,推出表征科创板中等市值证券表现的科创100指数,进一步提升科创宽基指数对科创板市值覆盖度,发挥宽基指数作为市场标尺的作用,与科创50指数发挥合力,吸引增量资金助力中小“硬科技”企业发展壮大,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差异化投资工具,分享科创板公司成长红利。 科创100行业分布均衡度较高 据悉,科创100指数从科创板中选取市值中等且流动性较好的100只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与科创50指数共同构成上证科创板规模指数系列,反映科创板市场不同市值规模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行业分布方面,科创100行业分布均衡度较高,指数成份股超过半数分布于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产业(合计权重54.1%)。从二级行业看,相较于科创50,科创100显著超配机械制造、医药、医疗、化工、航空航天与国防等行业,行业分布上与科创50形成较好互补。 市值覆盖方面,截至2023年6月底,上证科创板100指数总市值1.55万亿元,总自由流通市值接近7000亿元。指数样本过去一年日均总市值分布在70亿元与360亿元之间,中位数约为153亿元,介于中证500与中证1000之间,科创100市值中位数相当于科创50的36%,符合科创100指数中等市值定位。 历史收益方面,截至2023年6月30日,科创100指数历史年化收益为4.8%。指数与科创50历史走势相关性仅0.84,与沪深300、中证500的相关性较为接近,可形成良好互补。 在创新能力与业绩成长性方面,科创100指数样本公司2022年度合计研发投入28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平均达到19%,样本公司近三年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8.9%,研发强度与营收增速均高于科创板市场平均水平。 初步建成“2+7+2+1”科创板指数体系 近年来,上交所和中证指数公司始终围绕落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战略部署,持续完善科创板指数体系。 自2020年首条科创指数科创50发布以来,上交所陆续发布科创生物、科创芯片、科创成长等共计11条指数,待科创100指数正式发布后,初步建成“2+7+2+1”的宽基、主题、区域、策略指数体系。 其中,科创指数体系中“2”指以科创50指数和科创100指数为代表的宽基,“7”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芯片、工业机械等为代表的行业主题指数,“2”指以长三角、大湾区为代表的区域主题指数,“1”指以科创成长为代表的策略指数。 截至7月20日,科创板指数产品38(境内26只、境外12只),规模合计1209亿元,其中科创50指数产品30只(规模1122亿元),科创芯片4只(规模87亿元),科创信息和科创材料各2只。此外,获悉,科创板指数产品布局将进一步丰富,科创成长ETF已于近期上报并获受理。 发挥“硬科技”领域标杆性指数作用 经过近四年的发展,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与规模持续增长,科创板市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上证科创100指数作为表征科创板中等市值证券的指数,推出后将在以下几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一是有利于进一步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上证科创板100指数是基于总市值、流动性指标选样的投资性指数,表征科创板中等值证券且流动性较好。指数的推出进一步提升了科创板宽基系列指数的代表性。后续相关ETF指数产品的推出预计将引导投资者交易观念及风格更加趋于价值型和长期化,有助于投资者分享创新发展红利,引导中长期资金优化配置,为市场引入更多源头活水。 二是有助于促进投融资动态平衡。截至2023年上半年上证、中证指数境内外产品规模1.84万亿元,沪市ETF规模约1.36万亿元,份额同比增长48%。增量资金通过指数产品持续流入市场,2023年上半年引导1500多亿元增量资金入市。科创板指数方面,科创50指数自2022年以来引导超760亿元增量资金流入科创板市场,居境内宽基指数之首。持续的资金流入显示科创指数较好的契合了投资者对于高科技企业的投资需求。在科创50指数产品渗透率已相对较为充分的背景下,科创100指数的推出及后续产品化,有助于引导增量资金流向科创板中市值成长型股票,推动科创板被动投资发展壮大,促进投融资平衡。 三是有助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鼓励、支持中小“硬科技企业”是科创板设立的目标和初心使命,推出上证科创板100指数与科创50指数形成互补,发挥“硬科技”领域标杆性指数作用,引导资源进一步向以科创板为代表的硬科技公司倾斜。 业内人士表示,后续指数化产品的发行不仅有助于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快速募集资金和推进科研成果转化的资金支持,而且可以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高水平科技创新提供高效包容的融资渠道,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科技自立自强。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摩托罗拉下一部Moto G手机可能配备108MP摄像
  • 微软以197亿美元收购Nuance
  • Google正在尝试另一项个人健康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