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市值白马股频频“爆雷”

发布时间:2023-08-19 08:29 已有: 人阅读

  进入8月中下旬,A股市场迎来中报密集披露期。 而白马股接二连三“爆雷”,成为今年中报的一个显著特点。 上周六2000亿大白马金龙鱼盈利大减51%,一周股价跌去15%,让市场“惊魂未定”,本周白马股“爆雷”更为密集。 周一,AI龙头科大讯飞发布中报,盈利大减73.5%,扣非后更由上年的盈利2.79亿元骤减至今年的亏损3.04亿元;周二,汽车芯片龙头晶晨股份盈利大减68%;周三,晶合集成发布中报,营收暴跌50%,盈利居然从上年的26.3亿元,骤降至亏损4360万元。在人们惊呼“出了什么幺蛾子”之时,周四,中报盈利预减84%的家具装饰市场龙头美凯龙又公告称,原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将减持1.31亿股,套现约6.3亿元,用于偿还公司债利息等债务;紧接着,周五,管理软件巨头用友网络,抛出了上市22年来亏损最大的一份半年报:上半年净亏损8.45亿元,也是其单季的最大亏损,超过一季度3.97亿元的净亏损。 据笔者粗略统计,除上文提到的金龙鱼等公司外,仅市值千亿以上(或接近千亿)的白马股,上半年亏损或盈利腰斩的就有:陕西煤业减53%-56%;京东方减88%-89%;中远海控减74.5%;荣盛石化由上年盈利53.66亿元,至今年亏损11亿元-12亿元,减120%;芯片龙头韦尔股份大减93.3%;养猪大户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均亏损数十亿元。 要知道截至本周五,5000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中报的还不足1000家,还有4000多家挨挨挤挤地等在后头,不知又会有多少令人吃惊的黑天鹅呢。 亏损或盈利下降并不可怕,每每面临财报披露季,A股总会有10%-20%的企业亏损,有更多的企业盈利下降。怕的是大白马也接二连三地跌进盈利骤降甚至亏损行列,而且要么不减,减起来就腰斩;要么不亏,亏起来就是几亿、十几亿,甚至更多。 就拿上文提到的美凯龙来说,凡上海市民,没有人不知道红星美凯龙的。公司2018年上市时盈利高达40多亿,可上市后一年不如一年,如今盈利才1亿出头。即便股价从上市之初的24元多跌至目前的4元多,公司实控人也不得不在今年6月,将持有的30%股权出售给厦门国资控股的一家公司,辛辛苦苦创下的基业就这样拱手他人了。这还不够,卖掉30%股权后还要减持,为的是支付公司债的那点利息!一家响当当的企业何以衰败到如此地步?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房地产市场大幅萎缩,人们都不买房子了,还会来买家具家居吗?随着房地产迟迟不见起色,又会有多少个行业、多少家明星企业随之面临严峻的市场考验。 又如盈利从26亿多跌至亏损4000多万的晶合集成,那可是一家芯片龙头股。但该公司在半年报中称,目前已实现150nm至55nm制程的量产,正在进行40nm、28nm制程的研发。就半导体行业而言,不仅是晶合集成、韦尔股份这样几家企业,来自全球半导体行业协会(SIA)的消息,今年上半年中国半导体销售同比下滑29.5%。 就在笔者撰稿前不久,有一家权威媒体以“估值优势叠加盈利改善A股底部特征渐显”为题,称“业内机构指出,无论是纵向来看还是横向对比,当前A股市场均具备较为明显的估值优势。”是的,按照传统的PE、PB指标,A股估值是很低的,问题是,这估值是怎么来的,主要就来自成分股即大市值白马股吧,如果连大市值白马股——包括如金龙鱼、美凯龙这样的传统产业,以及韦尔股份、晶合集成、用友网络这样的科技股都靠不住了,市场还能靠什么? 莫非就靠炒新炒差?这两周来, 更令人不安的是,A股市场还是有不少业绩持续增长的好公司、好股票,可是部分白马股的频频“爆雷”,如今出现了“倒洗澡水连孩子也一同倒掉”的连带效应。在这样的情况下,轻易谈论底部真的还不是时候。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摩托罗拉下一部Moto G手机可能配备108MP摄像
  • 微软以197亿美元收购Nuance
  • Google正在尝试另一项个人健康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