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周评:沪指由3126点跌至3110点,跌幅0.3%;深证成指由10449点

发布时间:2023-10-08 19:44 已有: 人阅读

   A股市场:A股三大指数连续两个月下跌,9月份,沪指由3126点跌至3110点,跌幅0.3%;深证成指由10449点跌至10109点,跌幅2.96%;创业板指由2108点跌至2003点,跌幅4.69%;北上资金9月净卖出374.6亿元,为连续第二个月净卖出,8月净卖出为896亿元。

  
 

   板块方面,9月涨幅前五的板块为:减肥药涨15.5%、F5G概念涨10.67%、新型工业化涨9.88%、油气开采及服务涨9.76%、创新药涨8.79%;9月跌幅前五的板块为:房地产服务跌11.89%、科创次新股跌8.82%、注册次新股跌8.73%、传媒跌6.89%、天津自贸区跌6.84%。

  
 

   个股方面,9月涨幅前五的个股为:捷荣技术(002855.SZ)涨298.6%、常山药业(300255.SZ)涨194.07%、华映科技(000536.SZ)涨130.29%、民生健康(301507.SZ)涨119.2%、精伦电子(600355.SH)涨104.15%;9月跌幅前五的个股为:力王股份(831627)跌59.58%、碧兴物联(688671.SH)跌41.38%、万德股份(836419)跌34.79%、盛邦安全(688651.SH)跌34.27%、科强股份(873665)跌33.63%。

  
 

   六大机构下周策略

  
 

   一、中信策略:A股三重底已经确立 四季度蓄势待发

  
 

   回顾三季度,A股政策、经济和市场的三重底已经确立并被再度确认;展望四季度,积极因素逐渐积累,风险因素相对有限,预期扭转驱动的行情蓄势待发。首先,从前三季度的市场表现来看,过往市场的运行逻辑在今年不断被打破,导致行情节奏不及预期,但当下政策、经济、市场三重底已经确立,并且市场底在9月外资流出压力下进一步夯实。其次,从当下的政策模式来看,政策力度很大,但在地产、城中村、化债等领域小步快走,执行很低调,尽管短期信号效应偏弱,但积极的变化会逐渐被市场感知。再次,从四季度的形势来看,预计经济将稳步回升,投资者信心会逐渐恢复,中美关系将呈现阶段性缓和迹象,美联储年内可能不再加息,人民币贬值压力将缓解,市场增量资金将来自场内观望投资者重新加仓,而外资流出的边际影响正在减弱。最后,从配置策略来看,把握节奏至关重要,建议按照顺周期、科技、白马分三个阶段布局。

  
 

   二、国金策略:10月A股大概率迎来反弹行情

  
 

   预计10月A股在见到“盈利底”与“估值底”之后,随着基本面、流动性及情绪面的驱动力逐步回升,将大概率迎来反弹行情。期间,随着美债收益率“见顶回落”,港股市场的“估值底”亦将呼之欲出,届时,其将同时受益于海外及本地流动性回升,以及印花税、红利税下调等政策红利预期,或更具弹性。国内来看,三季报上市公司利润或将超预期回升,叠加M1回暖将从基本面及流动性支撑A股。海外来看,美国劳工市场供需错配较为严重,意味着职位空缺数越多并不一定代表实际就业机会越多,尤其是随着企业成本持续攀升,将导致美国产出水平下降及失业率抬升。故倾向于关注美国劳动市场的需求端数据,即观察到非农就业、失业率等目前均已出现放缓迹象,并维持对四季度美国经济、通胀及债券收益率趋于下行的预判。

  
 

   三、银河策略:蓄势筑底 寻找相对低位(附10月金股)

  
 

   10月的重点是在震荡筑底阶段寻找阶段性相对低位。近期政策频发,投资者信心正在建立中,但是投资者信心的完全恢复既需要时间也需要耐心。当前市场在指数探底震荡阶段,日均成交金额萎缩,但是赚钱效应尚可,体现在如医药、电力、煤炭等板块,底部区域建议持续布局,以稳赢中期市场向上机会。具有长期增长动能的行业可创造稳健的业绩,好业绩是永不褪色的投资理念。积极策略是结构性布局,在相对性低点寻找可攻守兼备的组合,即相对低位+有政策利好预期的板块是10月结构性行情配置的主要方向。投资策略应当聚焦有望受益于政策助力板块里的低估值价值股+成长型价值股。10月我们建议战略性布局消费、科技、能源等板块里的价值股。

  
 

   四、中泰策略:市场反弹并未结束(附十月金股组合)

  
 

   展望10月,市场或迎来一波反弹,反弹力度以及持续时间或仍取决于政策定力、基本面数据的持续验证以及海外地缘风险的释放。从政策面来看,一线城市限购政策放松、平准基金落地预期或将驱动市场短期反弹延续。从基本面来看,经济边际企稳信号增多,但增长动能有待进一步增强。从资金面来看,短期内美国流动性紧缩环境对A股资金面压力犹存,但中长期来看A股资金面有望迎来拐点。从风险偏好来看,中美关系缓和预期或带动市场风险偏好回暖。短期依然倾向于市场反弹并未结束,但在市场反弹的过程中需要保持耐心。下半年整体配置依然维持侧重防御(以国央企为代表的中特估),兼顾主题(光刻机等国产替代科技主题轮动),金融股中关注保险的配置不变。

  
 

   五、华西策略:底部区间 A股震荡中孕育机会

  
 

   国庆长假期间,美国国债收益率的飙升引发全球资产价格的明显波动,大宗商品普跌,美股和港股能源板块调整。全球经济增长方面,美国经济数据仍有韧性;欧元区经济增长较为疲弱;中国经济增长动能持续修复,9月制造业PMI重回荣枯线上方,长假居民旅游出行等消费也持续恢复。当前A股处于中长期底部区间,十月市场将在震荡中孕育机会。后续重点关注三方面:一是,下周美国9月通胀数据将公布,根据当前美国经济数据和美联储官员的鹰派表态,美联储11月加息的可能性或上升;二是,十月初楼市销售恢复平淡,各地房地产政策仍有进一步宽松可能;三是,“活跃资本市场”相关政策落地情况。

  
 

   六、广发策略:海外流动性压力加速A股估值沟壑收敛

  
 

   中美“政策底”共振仍在酝酿,短期择优困境反转,中期坚定新投资范式下的“杠铃策略”。中国经济企稳迹象初显。美债利率在经济韧性与债市供需影响下快速攀升,潜在流动性影响不可忽视,中美政策底共振反转的大机遇仍在酝酿。A股“估值沟壑”大概率继续收敛,低估值更受益。短期择优低估值“困境反转”、中期坚定“杠铃策略”:(1)中报“困境反转”亮点(家电、家具、纺服、汽车含重卡、船舶)、困境反转政策受益(地产、券商);(2)科技奇点确定性——数字经济AI+:服务器、光模块、半导体设计;(3)永续经营确定性——“中特估-央国企重估”,高股息率&高自由现金流:煤炭、石油石化、电力。(4)港股两条线索:一是经济企稳受益:港股互联网、可选消费(纺服/食饮)、大金融;二是困境反转内外需链条:地产、建材、家电、工程机械。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摩托罗拉下一部Moto G手机可能配备108MP摄像
  • 微软以197亿美元收购Nuance
  • Google正在尝试另一项个人健康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