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9 18:42 已有: 人阅读
上周IPO市场回顾
9月25日至9月28日,A股市场总共有5家公司被安排首发上会,4家企业顺利过会,汇联股份取消审议,IPO周过会率为80%。值得注意的是,9月25日至9月30日,有10家企业主动撤回IPO项目,440家企业中止审查,中止审核的原因主要是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进行财报更新。
本周IPO市场一览
本周(10月9日至10月15日),A股市场将有2家公司迎来首发上会,均来自北交所。其中,捷众科技曾在2017年冲刺上交所IPO上市被否,其实际控制人认定是否准确的问题曾被监管问及。
1、本周2家公司迎来上会,捷众科技转战北交所能否成功
本周,A股市场有2家公司将迎来首发上会,包括来自北交所的莱赛激光、捷众科技。
莱赛激光主要从事激光测量与智能定位领域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激光测量与智能定位应用领域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在一轮问询中,莱赛激光曾被问及毛利率高于可比公司均值的合理性。2020年-2022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0.27%、28.97%、30.98%,而可比公司均值为20.6%、31.09%、28.64%。对此,莱赛激光在招股书中给出的解释是由于可比公司激光测量类产品业务模式和应用场景不同。
此外,莱赛激光还在一轮问询中被问及募投项目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募投项目建成后,公司预计可实现年新增48万套激光标线仪系列产品、9万套激光扫平仪系列产品及9万套激光探测器的生产能力。
而近三年来,公司部分产品的产能利用则出现了大幅波动。2020年-2022年,莱赛激光激光扫平仪产能利用率为87.09%、107.35%、77.63%,激光探测器产能利用率为75.87%、107.91%、71.21%,对此,莱赛激光的解释为由于下游市场需求波动。
捷众科技主要从事精密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汽车雨刮系统零部件、汽车门窗系统零部件和汽车空调系统零部件。值得注意的是,捷众科技曾在2017年冲刺上交所IPO上市被否。
孙秋根、董珍珮、孙坤为捷众科技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三人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公司82.57%的股份。《每日经济新闻》
在一轮问询中,捷众科技曾被问及实际控制人认定是否准确的问题。孙米娜为孙秋根、董珍珮之女,为孙坤之姐,持有公司股份,并在公司任职,监管要求公司说明孙米娜是否应被认定为实际控制人,以及一致行动协议的运行是否有效等。
2、4家公司本周迎来申购,热管理材料供应商思泉新材价值几何
9月25日至9月28日,二级市场有6家公司迎来首发上市,包括来自创业板的C三态(SZ301558,股价18.95元,市值149.49亿元)、C万邦医药(SZ301520,股价75.02元,市值50.01亿元),来自科创板的C爱科(SH688719,股价65.57元,市值54.08亿元),来自上证主板的C恒兴(SH603276,股价26.23元,市值41.97亿元),以及来自北交所的开特股份(BJ832978,股价7.8元,市值12.94亿元)、科强股份(BJ873665,股价5.88元,市值7.6亿元)。上述6家公司中,C三态录得上市首日最高涨幅,收涨158.53%,C爱科、科强股份则在上市首日破发。
9月25日至9月28日,有18家IPO新增受理企业,其中有2家来自科创板,这也是一段时间以来,科创板再有企业IPO申请材料被受理,其中天星医疗为国内运动医学龙头企业,主要从事运动医学植入物、有源设备及耗材,以及手术工具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本周,A股市场有4家公司将迎来申购。
其中,思泉新材一家以热管理材料为核心的多元化功能性材料提供商。公司主要销售的产品为人工合成石墨散热膜、人工合成石墨散热片等热管理材料,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消费电子应用领域。
从市占率来看,根据头豹研究院统计,2021年中国导热材料市场规模为156.3亿元,预计2024年将达186.3亿元,而思泉新材2021年热管理材料销售额为4.36亿元,占全国导热材料市场规模的2.79%。
从业绩表现来看,2020年-2022年,思泉新材实现营业收入分别达2.95亿元、4.49亿元、4.23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9.67%,净利润分别为5299.17万元、5738.81万元和5839.75万元,盈利水平稳定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