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基金?我什么时候买入最合适?

发布时间:2021-04-04 14:53 已有: 人阅读

  几乎所有的基资者都知道,基资需要长期持有,各大基金公司,甚至一些很严肃的部门和机构也不遗余力的宣称长期持有,这就给投资者留下了一个刻骨铭心的认知,基金等于长期持有。反而忽略了什么时间赎回基金、怎样选择基金这两最重要的、购基必须考虑的因素。至于什么时间买入基金,溯源认为并不是太重要,因为基金存在的最大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投资者选股择时的难题,如果再考虑择时则属于画蛇添足。

  举例而言:比如A基金公司要成立一只大消费类证券投资基金,A公司就会形成一个产品文件,说明投资方面大消费,计划规模,由具体某一位明星基金经理来管理,发行时间以及销售渠道等等。当募资期满,基金经理经过法定程序验资和资金归集后管理这些资金,同时收取一定的报酬。如下图,即为某一已成立的基金的简版介绍。

  评判一只基金的优劣有很多标准,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即“4P”标准,排在首位的就是Philosophy(理念),其次是People(团队)和Process(流程),而Performance(业绩)却排在最后。

  在所有的标准中,理念是最重要的,可笑的是,99%的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压根就不知道理念这一说法。任何一家基金公司或者具体的基金产品,其成立都会基于一种理念,没有理念的基金公司和基金产品是没有灵魂的,在市场发生超预期风险时,这些管理人就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人云亦云追涨杀跌。

  比如: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就是价值投资,当股票价格低于股票内在价值时,且具有很厚的安全垫时考虑买入,反之则卖出,这也成为整个伯克希尔哈撒韦整个公司的投资的理念,所以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巴菲特逆势买入。再比如索罗斯,认为市场的错误,利用市场的错误。再比如国内的重阳投资,其理念就是价值投资,绝对收益”,再比如朱雀投资,其投资理念是“保守、创新、专注、思辨”。

  所谓团队即基金管理人的整体实力,人员配置,投研投入,人才培养等等。国内很多基金公司很简单,三五个人就是开始干,基金经理即是研究员,又是宏观分析师,但是每一个人的能力是有边界,同时一个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一个全由华尔街实战人士叠加北大清华毕业的研究团队的基金公司显然比草根团队更靠谱。这一点不用举例就能明白,看看现在前十大基金公司名单和十年前十大基金公司名单就一目了然,很多公司甚至已经被市场淘汰了。

  所谓流程主要是投资流程和风控流程。投资流程一般是宏观分析师提出观点,投委会讨论决策方面和行业,行研员分析行业提交分析结果,个股分析员微观剖析同时提交剖析结果,最后投委会再次决策后交予基金经理,基金经理根据行情等综合分析后给出具体的买卖建议,交易员下单完成交易。风控主要是各部门之家防火墙的设立和执行。

  总结:一般性原则主要是从基金管理人的角度出发,选择好的基金公司。如果选择到了好的基金公司,其投资基金基本上成功了80%。在过去的780天内,笔者选了5只基金,但是一只什么上投摩根基金就很垃圾,780天还是负收益,这基金经理就是垃圾,这里不点名。

  股票型基金是市场最多的,也是投资者最熟悉的基金。在选择这类基金时,(1)规模不能太小,低于5000万很容易清盘;(2)基金经理的在职时长、任职投资年化回报,最大回撤、投资风格等;(3)未来股票市场的风格,或者未来市场的热点有一个大致的预期。我的建议是,股票市场唯一的确定性就是不确定,所以我只考虑大消费和医药,供你参考。

  这里主要指纯债券基金,其重点主要考察利率周期,坚持一个原则即可:当市场利率上行,最好不要购买债券型产品,如果非要购买,持有到期型债券新产品短久期型。至于股债结合的混基,建议参考股票型基金的选择方式。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摩托罗拉下一部Moto G手机可能配备108MP摄像
  • 微软以197亿美元收购Nuance
  • Google正在尝试另一项个人健康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