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策略:脆弱的平衡面临打破

发布时间:2022-08-14 22:11 已有: 人阅读

   7月信贷再度塌方,一方面反映了地产风波、疫情等对实体需求的杀伤力之大,另一方面,也将“宽货币、弱信用”的格局推向了极致。而在宏观指标之外,微观交易层面的极致化同样需要高度重视。

   对于7月信贷的塌方,指数上已有定价,无需过多解读

   7月报告《逆风之下的布局思路》中,我们提到:信用回暖的势头在Q3前段会面临几股逆风。7月信贷数据塌方式回落,反映了地产风波、疫情反复对于实体需求的破坏力。在今年一波三折式的信用修复下,对于单月信贷的回落,无需做过多解读;事实上,7月宽基指数已对信贷收缩有了充分的定价。

   M2-社融一再新高,透露出当前宏观的最大窘境

   在信用收缩的背后,我们注意到M2-社融的持续扩大,且4月以来剪刀差一再新高。从根本上来说,M2-社融的拉大还是源于实体内生性需求不足,货币端的宽松无法传导至实体融资,进而形成了资金价格趋势性下降、货币流动性被动充裕。对A股而言,M2-社融拉大也能够从宏观逻辑上解释小盘成长为何占优。

   相比于宏观指标,微观交易的极致化也须高度重视

   前文《极致化的持仓,意味着什么?》中,我们已经对于机构持仓行为做过了分析,结论是:不论是过度的超配,还是过度的低配,下一季度跑赢的概率都低于30%。除了机构仓位,交易结构的极致分化也需要高度重视。基于不同板块的成交占比历史分位来看,从今年4月中旬-8月中旬:1、泛新能源为代表的赛道方向的交易热度从50分位升至100%;2、TMT的交易热度,从年初开始急转直下,直到7月中旬开始迅速趋于活跃,从最底部(5%以下)迅速回升至60%以上;3、而大消费、银行地产链则从90分位以上,一路下行至历史低位,以3年滚动窗口观察,当前分别为0.4%、1.3%。

   极值并不代表会逆转,但一定意味着收敛

   6月底以来,我们一直在强调市场的整体节奏是“大势已成但不急一时”,过去的1个多月里,大盘的调整已经相对较为充分,市场继续向下空间已经不大。

   向后看,策略真正的难题,是在市值继续下沉和左侧布局反转中做选择。对于8月而言,打破现有格局的条件尚不具备,我们有理由认为,上有顶、下有底,重个股、轻指数的“垃圾时间”仍会继续一段时间。

   但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宏观指标(疫后新低的货币利率、6年新低的社融、历史新高的M2-社融),还是微观指标(板块间的交易热度与仓位分化),都达到或接近了历史极值状态。极值的出现,并不代表一定会逆转,但一定意味着脆弱性。一是“经济弱复苏+政策强定力”的预期面临打破;二是需要警惕交易结构的脆弱性导致的波动放大。

   关于行业的选择,我们继续建议业绩、估值、拥挤度并重的原则,同时考虑提前布局低位反转的方向:1、结合业绩、估值、拥挤度,重点关注:军工、通信;2、信用再度塌方+潜在的海外衰退压力,国内稳增长执行有加强必要,推荐:黄金、地产、建材;3、中期需求确定且机构普遍低配的:出行链、医药。个股层面继续推荐:中报业绩超预期组合(续创新高)。

   而对于长线而言,大的原则是“抱内需,避外需”,消费(医药、出行链、消费建材、消费电子)仍是逢低布局的最优选(三季度末),同时等待半导体周期下行拐点前科创50的战略机遇(大概在年末)。

   风险提示:1、疫情发展失控;2、经济大幅衰退;3、政策超预期变化。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苹果可能将iPad,Apple TV与HomePod合并,以
  • 三星的下一代Galaxy Z Fold折叠手机的屏幕可
  • 微信支付分怎么提高分数 分享微信支付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