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18 17:01 已有: 人阅读
近日,科技部等九部门印发。 提出,到2025年实现重点行业和领域低碳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支撑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单位GDP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到2030年,进一步研究突破一批碳中和前沿和颠覆性技术,形成一批具有显著影响力的低碳技术解决方案和综合示范工程。 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接受 探索研发新型制氢和储氢技术 提出,聚焦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任务,立足以煤为主的资源禀赋,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并降低碳排放,是我国低碳科技创新的重中之重。 为此,要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各类创新主体作用,深入推进跨专业、跨领域深度协同、融合创新,构建适应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 在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安全高效转型具体措施方面,要求,加强煤炭先进、高效、低碳、灵活智能利用的基础性、性、颠覆性技术研究。实现工业清洁高效用煤和煤炭清洁转化,攻克近零排放的煤制清洁燃料和化学品技术;研发低能耗的百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流程成套工艺和关键技术。研发重型燃气轮机和高效燃气发动机等关键装备。研究掺氢天然气、掺烧生物质等高效低碳工业锅炉技术、装备及检测评价技术。 光伏电站 在储能技术方面,提出,研发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液态和固态锂离子电池储能、钠离子电池储能、液流电池储能等高效储能技术;研发梯级电站大型储能等新型储能应用技术以及相关储能安全技术。 在氢能技术方面,提出,研发可再生能源高效低成本制氢技术、大规模物理储氢和化学储氢技术、大规模及长距离管道输氢技术、氢能安全技术等;探索研发新型制氢和储氢技术。 马军接受 不断扩大新能源在建筑电气化中使用 18日当天,科技部有关负责人就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统筹提出支撑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的科技创新行动和保障举措,并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做好技术研发储备,为全国科技界以及相关行业、领域、地方和企业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起到指导作用。 该负责人进一步表示,加强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涉及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应用示范、成果推广、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提出了10项具体行动,包括以原料燃料替代、短流程制造和低碳技术集成耦合优化为核心,引领高碳工业流程的零碳和低碳再造;以围绕交通和建筑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目标,以脱碳减排和节能增效为重点,大力推进低碳零碳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等。
还指出,研发天然固碳建材和竹木、高性能建筑用钢、纤维复材、气凝胶等新型建筑材料与结构体系;研发与建筑同寿命的外围护结构高效保温体系;研发建材循环利用技术及装备;研究各种新建零碳建筑规划、设计、运行技术和既有建筑的低碳改造成套技术。 马军对表示,当前,与建筑相关领域的碳排放是比较高的,因为从建筑的整个生产过程来看,取暖制冷都是高碳排放的过程。因此,有必要在建筑整个过程中将新能源植入并有效结合,使之能成为电气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