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抽检21家游泳场所水质

发布时间:2022-09-14 14:38 已有: 人阅读

  近期,区卫健局对辖区内正常开放的游泳场所进行抽检,检测项目包括泳池水浑浊度、pH值、游离性余氯、尿素、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及浸脚池水游离性余氯等指标。

  目前,第二批21家游泳场所的检测结果已出炉,有3家单位不合格。其中,杭州蓝迪健身管理有限公司游离余氯、浸脚池余氯超标,杭州伟康健身管理有限公司游离余氯、浸脚池余氯超标,杭州风尚锐体智慧健身管理有限公司尿素、菌落总数、游离余氯、浸脚池余氯四项数值超标。

  针对池水不合格的游泳场所,执法人员已责令立即整改,并立案处罚。接下来,区卫健局将继续加大监管力度,切实做好辖区游泳场所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督促各游泳场所加强卫生管理,确保水质符合卫生标准,保障广大游泳爱好者的健康和安全。

  如何最大限度地确保游泳卫生安全?卫生监督人员建议如下:

  进门先看证规范的游泳场所必须将卫生许可证、游泳场所从业人员健康证、游泳救生员证等证书悬挂在场所醒目处。同时,入口处还应张贴有明显的“严禁肝炎、重症沙眼、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精神病、性病等患者和酗酒者进入”的标识,配有专人目测监视前来游泳人员有无明显病症。游泳池自测的室温、水温、游离性余氯含量和pH值等测定结果应在醒目位置公示,并注明测定时间和检测人员签名。

  布局应合理游泳场馆的布局应当按照更衣室、强制淋浴室、浸脚池、游泳池的顺序合理布局。浸脚消毒池是为使游泳者在进入泳池前强制接受脚部消毒而在通道上设置的含消毒液的水池。

  谨防腺病毒腺病毒感染又称“游泳池热”,主要以预防为主。建议减少跳水次数,避免让游泳池的水进入眼睛、嘴巴;游泳后,要督促孩子立即刷牙、漱口,不要共用毛巾和脸盆。一旦开始流行“游泳池热”,就不要带孩子到泳池去。

  专家提醒,人们在游泳池消暑、健身的时候,应高度重视泳池卫生,学会自我防护,警惕传染性疾病“泳池热”的侵袭。游泳结束后,如果感觉眼睛或喉咙不舒服,需尽快到医院检查治疗,避免病情延误。

  为避免“泳池热”,游泳者入池前后,应养成滴眼药水的习惯。对游泳过程中常接触到眼睛和嘴的毛巾,要经常消毒。游泳后,要及时洗澡,避免细菌残留在身体上。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苹果可能将iPad,Apple TV与HomePod合并,以
  • 三星的下一代Galaxy Z Fold折叠手机的屏幕可
  • 微信支付分怎么提高分数 分享微信支付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