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停车难!崇川上线“神器”

发布时间:2022-09-28 02:27 已有: 人阅读

  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与中国通信企业协会联合主办的首届“鼎新杯”数字化转型应用征集活动的评选结果正式发布,一批具有产业引领与推广应用效应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应用示范案例获奖。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和南通市崇川区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共同申报的“智泊南通5G静态交通治理”项目,荣获行业融合应用二等奖。

  

  作为市区主城区商业中心,一直以来,南大街商圈“行车难、停车难、停车乱、收费难”问题较为突出。为此,崇川区投入80万元,在环城南路沿线个路内停车泊位,建设智能泊位机器人路障收费设施,推行路内无人值守的智慧停车模式。

  黎珍君说,我的车停下来之后,智能泊位系统就感应到车辆存在,就已经开始计时了,然后到了15分钟之后呢,我们看到底下我们看到底下有一个智能终端,这个板就会抬起来,也就说从15分钟之后就开始计时收费了,我们看地上就有一个扫码缴费的标志,我们用或者支付宝的扫一扫都可以,扫一扫这个二维码就出来了,我们停了6块钱现在来支付,好,很快,支付完了之后呢,我们看下面那个智能终端就会慢慢地降下来,降的速度也是挺快的,然后等它完全降下来之后,我们就可以放心地开车驶离了。

  自从智能泊位机器人年初上线以来,已将该路段原有的12名人工收费人员,减少为4名秩序疏导员,后期计划缩减至2名,预计每年可节省人员成本约60万元。据了解,智能泊位机器人主要由太阳能板、感应系统以及物联网卡等部分组成。

  崇川区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朱晓鹏说,我们的太阳能板在储存电量的同时,提供电量输出,然后感应到模式主要是因为,车辆停到智能泊位之后,它能感应到车身,同时感应到车主的进出,作为语音提示的前置条件,我们的物联网卡主要作为一个交费的功能。

  下一阶段,崇川区将在环城南路试点的基础上,在一类地区、重点路段以及医院周边等也陆续加装该设备,提高整个泊位的周转率和快速运行。而在停车更便捷的背后,是崇川区着力构建的智慧“大脑”。在智泊南通5G静态交通治理平台上,崇川区六千多个停车泊位的数据在这里不断流动,路内路外停车场总数、实时监控画面、交易收入、利用率、空闲率等静态交通数据一目了然,有效打破停车信息孤岛,提高车位使用效率。

  崇川区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建伟说,当显示0就是没有车位了,如果显示绿色的,那说明还有空余车位,空余车位还有多少个,便于车主通过导航,直接导到他们需要的停车场。

  同时,该平台还通过前端物联设备采集停车泊位信息、大数据云平台统计分析、停车诱导引流、统一线上支付等方式实现停车数据有追踪,管理制度有依据,停车收费有标准,违停执法有保障。

  “智泊南通静态交通系统治理”平台,打造集智慧交通、数据服务、便捷出行为一体的交通综合新模式,一个路、车、人协同,车端、云端、路侧端交融的智慧之路正在成为现实。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苹果可能将iPad,Apple TV与HomePod合并,以
  • 三星的下一代Galaxy Z Fold折叠手机的屏幕可
  • 微信支付分怎么提高分数 分享微信支付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