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09 04:51 已有: 人阅读
拨开云雾见天日,静待花开终有时。展望后市,当前A股市场风险溢价具有吸引力,投资性价比凸显,未来当经济预期明显恢复之前,市场大概率将继续聚焦稳增长(基建地产链)等相关板块;待后续风险偏好逐步回升,市场或开始寻找更有弹性的方向,比如消费和部分成长领域。 在宏观经济方面,为了对抗高通胀压力,欧美央行“赶作业”式政策紧缩可能导致其经济陷入衰退。而当前我国通胀水平不高,汇率贬值压力可控,政策空间依然很大。在外需下滑的背景下,出口向下拐点或已出现,经济面临内外需动能的切换,消费和地产至少之一需要有所改观,有望在未来1-2个季度看到更积极的宏观政策。 在市场方面,无论从A股盈利变化、市场估值水平,还是从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未来市场或迎来企稳回升。其一,从A股盈利周期来看,A股一轮完整的盈利周期大致为3-3.5年。当前,企业盈利高点回落的过程至今接近尾声,下半年,在去年盈利基数逐步回落的背景下,有望迎来盈利增速边际上行。在中性的环比盈利预测之下,全年A股非金融净利润增速有望实现高个位数甚至低双位数的增长。其二,A股估值有望企稳回升,无风险利率下调利好市场整体估值。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决定了A股整体估值中枢方向,多措并举下,未来可关注企业中长期融资能否持续改善。同时,在理财产品向净值化转型后,特别是2022年以来部分理财产品收益率“破净”后,存款产品成为大多数居民真正意义上的“无风险利率”,近期存款利率下调或将促进资金由储蓄向消费和投资端转化。其三,从大类资产对比角度,股票相对于债券的吸引力提升,股债天平逐渐向股票倾斜。此外,就市场风格而言,大小盘、成长价值之间进入再平衡阶段,若基于外需和出口下滑的宏观前提假设,大盘价值风格或更为占优。 虽然当前市场具有一定的投资性价比,但仍然有一些风险与不确定性需要投资者警惕。一方面,公募基金发行放缓,缺乏增量资金导致市场呈现存量博弈的特征,行业轮动可能加快,需要注意拥挤度问题;另一方面,在欧美经济衰退的预期下,美股可能暂时难以摆脱熊市区间,美债利率的阶段性攀升也会对全球成长股的估值形成一定压力,警惕外围市场的扰动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