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09 06:50 已有: 人阅读
传来,基地孵化的《崔文子学仙》等3个项目入围并获得国际电影节奖项。东布洲国际动画孵化创作空间入选2022年度省级众创空间。 人才引领,打造“栖息之地” 人才是最大的竞争力。近年来,临江新区以人才为核心,打造创新运转模式、讲求生态效益、符合人才需求的园区“产品”。 “明年我毕业了,也会像师兄师姐们一样,留在这里,做一个新临江人!” 日前,参加临江新区管委会举办的活动时,长三角药物高等研究院研究生陈双剑说。位于东布洲科学城的长高院,是临江新区实施“名校合作”工程,与顶级科研院所——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联合办学,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的产物。初步统计显示,同届同学中,有意向留在临江新区的,已超四成。而吸引他们的,是这里紧贴实践、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学有所成、未来有用武之地的期许。 与蓬勃发展的生物医药产业相融合,数年来,依托长高院这样的平台,临江新区已培养集聚了一批以产业化为导向、产学研用结合的高水平药学专业人才。目前,在临江新区,由长高院学生参与的科创项目有30多个。其中专注于血液肿瘤领域创新药物研发的百极弘烨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已完成两轮融资,两个产品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临江新区的十年之变,在海门区政协副主席、临江新区党工委书记徐骏看来,根本在人才。临江新区充分用好紧靠长江的生态优势和紧邻上海的区位优势,坚持差别化发展,围绕人才需求,构建产业引才、科教育才、环境留才的生态系统,形成让人才近悦远来的良好氛围。 通过产业引才,临江新区成功引进院士合作项目4个、国家顶尖人才25名,自主培育国家级人才2名、省“双创人才”41名、市“江海英才”27名。如今,常年在园区工作生活的科学家近50人、博士200多人、各类创新创业人才5000多人。 安居才能乐业,临江新区致力于为一流人才创造一流生活环境。除了玲珑湖生态运动公园、东布洲长滩公园等滨江生态景观,临江新区高标准建设了云谷艺术馆、卞之琳艺术馆、艺术家街区、黑匣子剧场、美术馆等文化设施,并配套了一系列商业居住、休闲娱乐、教育医疗、餐饮服务等功能性基础设施,着力打造“10分钟生活圈”。新区还出台了“人才公寓”配套政策,实现优惠出租出售。 “我们将进一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把临江新区建成长三角地区的创新高地。”徐骏满怀信心地表示,“希望更多年轻人来到这里,享受小镇的美好生活,体会科技人文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