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23 19:39 已有: 人阅读
本周A股走势分析
上周A股三大股指的周线均是以“小阴线”形态报收。其中,除上证指数以外,深证成指与创业板指成交量均有明显放大迹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A股在盘整的背景下成交量能继续放大,这表明市场多空分歧也开始加大;同时也意味着市场主力资金开始由权重股转向中小盘。
叠加7月初以来的连续调整,成交量相对较为低迷,以及投资者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驱动下,整个市场的情绪明显属于谨慎略微偏悲观范畴,不少投资者甚至喊出了上证再回3000以下,再探2863点。 统计显示,这10个交易日中,有3922只个股录得上涨,仅有997只个股下跌。通达信56个行业分类中,有47个行业上涨,仅有9个行业下跌,其中电气仪表、大信创和医药、医疗保健领涨,涨幅均超过10%。
六大机构下周策略
华兴证券:外资坚定看好A股 顶流机构最新持仓曝光 近期,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持股数据显示,瑞银、摩根大通等外资机构三季度新进持仓多股,挪威中央银行、高盛集团等对其部分持仓股票进行了增持。总体来看,外资机构以“真金白银”增持A股,以新能源、消费等板块为主。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瑞士联合银行集团出现在10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其中,科士达、天力锂能、先达股份、克明食品、皖维高新、拓新药业、铁科轨道、三孚股份等多股为新进持仓股票,安徽合力获小幅增持,同时瑞丰新材被减持。
华泰柏瑞:市场低位积极可为 不少公司估值已具吸引力 一段时间以来,A股结构性行情特征明显。华泰柏瑞主动权益投资副总监、华泰柏瑞行业优选6个月持有混合拟任基金经理吕慧建认为,A股市场现阶段呈现盈利增长驱动与主题投资并存的特点,自下而上选股是行之有效的投资方法。 站在当前时点,吕慧建表示,经过较大幅度调整后,不少A股公司估值吸引力十足。在高景气方向,光伏、新能源车仍然值得关注;在持续增长的消费板块,优质医药公司的股价或存在较大修复空间。
兴业证券:10月中下旬有望迎来一波“爱在深秋”的修复行情 关注三条主线 市场已在底部区域,有望迎来一波“爱在深秋”的修复行情。①从估值、股权风险溢价来看,截至10月21日,上证综指11.8倍、创业板指45.4倍的PE估值,已是近年来底部、逼近今年4月底时水平,股权风险溢价也分别处于2010年以来85.4%和93.2%的历史高位。②市场活跃度上,国庆假期归来后,沪深两市成交额略有回升,但日均成交规模仍只有7400亿元左右,明显低于今年4月底时水平。两融余额也始终在1.55万亿元左右。③此外,从机构仓位来看,以私募为代表的绝对收益机构在经历8月以来的大幅降仓后,已再次来到历史低位。因此,我们认为当前悲观预期已反映在市场的估值、仓位中。当海外风险因素逐渐缓和、国内市场主线更加清晰,市场有望迎来一波“爱在深秋”的修复行情。结构上,重点关注先进制造业相关的“新半军”、医药,以及围绕着科创、能够在明年甚至在未来数年迎来进一步扩散的“信创”、“新基建”等。
中信建投:家电公司双十一加大促销力度刺激需求回补 受疫情和地产端影响,2022Q1-Q3的家电需求整体下滑,同时扫地机、投影仪等新兴品类的均价较高,导致需求明显萎缩。扫地机头部厂商自8月以来相继下探价格,降价产品有较好的销售表现。此轮双十一大促迎来李佳琦、罗永浩、俞敏洪等头部带货主播的复出或入驻,预计电商景气度能够回升。当前更多家电品类公司进行更大幅度的打折促销,Q4销售旺季有望回补需求。
中金策略:A股估值偏低 建议配置三大主线 中期来看,中国内需潜力大、当前政策约束相对少、改革与挖潜空间足,只要政策及时适度发力,从6-12个月的角度市场机遇大于风险。我们建议在配置上仍以低估值、与宏观关联度不高或景气程度尚可且有政策支持的领域为主。成长板块当前整体预期不算低、仓位依然相对重,系统性配置机会可能还需要观察,自下而上把握结构性机会,战略性风格切换至成长的契机需要关注海外通胀及中国稳增长等方面的进展。三季报业绩披露高峰期,关注业绩可能超预期的细分领域。
国联证券:证券板块估值已处历史底部,投资价值凸显 当前市场悲观情绪已于估值中充分反应,目前证券板块的行情与18年四季度类似,后续有望开启反弹行情,叠加目前估值已处历史底部,投资价值凸显。建议关注:一是财富管理赛道的领跑券商,如东方财富;二是各项业务全面发展的龙头券商,如中信证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