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再现”,一场与成都的双向奔赴

发布时间:2022-10-26 20:42 已有: 人阅读

  指出,对于沉浸艺术,不少策展人和艺评人都会提到2012年首秀的,并认为正是它将这种艺术形式推广到艺术机构中。

  在告别了持续多日的高温后,双年展举办地成都美术馆一口气推出了5个展览,分别对应波普艺术、木刻版画、架上绘画、当代摄影、装置艺术等领域。

  以“成都看展”为关键词在某社交平台上,不仅有最新且详细的展览信息,还有新近热门的美术馆、博物馆甚至独立艺术空间,内容丰富,形态多样。

  “我觉得成都大的艺术环境是很友好的,展览遍地都是。就算是几十平方的小空间,随便一个房间都可以做一场展。”在接受媒体时,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青年艺术家曾提到。

  

  城市因人而生,而一座城市的“看展基因”是否鲜明且突出,侧面上也体现出一座城市的文明发展是否鲜活。一个值得注意的背景是,全国文明城市评比迎来了重要升级。在此情况下,成都正积极应对这场被称为“含金量最高、创建难度最大”城市综合类评比。

  今年7月,成都市先后发布了和,后者提到,在实施天府文化浸润行动上,将重点培育塑造城市文化品牌,构建以创意设计、传媒影视等为支撑的文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世界文创名城,办好202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2023年世界科幻大会、中国音乐金钟奖等活动。

  当梵高遇见成都时,天府文化中本就蕴含的包容性体现的恰到好处,正如展馆入口处的布置一般:背景是梵高带着他的画笔与向日葵“来到”成都,前面是熊猫、环球中心、锦绣天府塔等成都知名“标签”——下面则是火锅式样的台阶。

  于此,梵高在1884年中写就的“一个人意识到了自己存在的理由,意识到自己并非毫无价值或是多余的”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回响。

  

  事实上,在城市文化品牌塑造上,以“梵高再现”为代表的强打卡性展览,期间经过观众在社交媒体上的打卡,无形之间也完成了一次自我驱动的内容传播,其最终带来的传播效果不容小觑。

  以今年7月闭幕的2021成都双年展为例,自开展以来的252天,双年展观展人次近110万,成都市美术馆粉丝超过60万,双年展在抖音、微博、小红书等自媒体平台上的相关浏览量超3000万,国内外媒体传播量超1100频次。

  据了解,随着秋季即将来临,“梵高再现”也进入了“秋季运营时间”,与此同时,“梵高再现”成都站已进入收官月,并将于2022年11月8日闭展。

  展览或许来来回回,成都这座城市的“看展基因”却依旧常驻于此。

  梵高再现VanGoghAlive成都站位于成都市武侯区天府大道北段1700号环球中心,毗邻1号线锦城广场地铁站,展区外有停车场。

热门推荐
图文推荐
  • 苹果可能将iPad,Apple TV与HomePod合并,以
  • 三星的下一代Galaxy Z Fold折叠手机的屏幕可
  • 微信支付分怎么提高分数 分享微信支付分提高